给各位整碗香喷喷的“毒鸡汤”

姚大炮 2021-01-25 23:12:05

上学的时候曾经读过毕淑敏的一篇文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文中她写下自己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按照要求却又不得不舍弃其中的一样。经过艰难的选择,最终她留下了一只笔。

文章稍显夸张,在我这个俗人的眼中应该没有什么比得过性命攸关的空气。以我自己来说,我在我的手机上选择了三个最重要的app:知乎,微信,网易云。

看上去很洒脱,有歌有酒,有爱有痛。

现在一把刀架在我的脖子上,让我做出取舍,我应该会把手机给拿到的那个人。手机虽然贵,但哪有名重要?

说正经的,第一个被我抛弃的恐怕是网易云音乐。

我曾经以为离开音乐我活不下去,现在发现那也就是曾经以为。上班写代码耳机里都是郭老师于老师和他的家人们。

知乎与微信之间的取舍确实让我犯难,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个知乎狂热分子,抱着手机刷知乎我能一看一整天,手头闲下来不打开知乎瞅几眼就跟戒烟似的心里刺挠刺挠怪难受。

可现在离开了微信,我的生活也就没了一大半。工作、家人、朋友、爱情一个个离我而去,这谁顶得住啊。

我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了不少时间,我决定去刷会儿知乎放空一下思绪。

我看知乎时间不算短,看的多了对于优秀问题优秀回答的预期就会比较高,精彩的内容是越来越少(大部分高赞的我都看过了)。

这些年的知乎愈发花哨,确实知乎的用户开始年轻化。短视频、社交、圈子这些功能陆陆续续地集成起来。

我个人比较反感这些"一锅烩",我是一个喜欢追求纯粹的人,于我来说一款产品对于我的吸引力始终在它的的核心竞争力上。

曾经和一个同事展开过讨论,风口上短视频与社交属性可以为产品带来巨大可观的流量用户,可越来越繁琐的次级菜单却让我再也找不到初相见时的那份纯粹感。

网易云(手机版)上个大版本刚更新时,我尝尝鲜体验了一下。

直播、短视频、K歌啥的这些我用不到的东西让人眼花缭乱,但我只想听我的歌单。

这是一种什么感受?

或许就像我现在告诉你,我今天要写的东西是毒鸡汤,你可能会觉得诧异,上面那么一大坨是些啥,凑字数的吗?

是的(就问这转的硬不硬?)。

不知道为啥最近知乎总是给我推荐鸡汤方面的问题,难道我就这么需要吗?

不知道从何时起,我发现我开始免疫这些玩意。

大多数人都喝过这样的鸡汤:“每天努力学习以后才能过上好的生活”。在我的认知里我并没有把这类归结到鸡汤里。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但有些东西它是经历过数十万年、数亿次的演练最终得出来的,从概率学上来说它是有可行性的。

相信各位都见过类似小故事的朋友圈,一副看上去有含义的图片或者一段看似有哲理的话,看的人不明所以,让我都觉得他在装B。

雷军因其亲民的形象与气质而爆红网络,除了财富他身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应该就是他的勤奋了。无数营销号为之歌颂标榜,咋也不知道是拥护啥。到后来最离谱的是竟将雷总的成功全部归结为成功,在现在看上去傻X至极。

更傻X的是当时我还就信了。就像高中被班主任忽悠的那样,你们这些小伙子现在别想着打游戏搞对象,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以后就舒服了。

半夜十点半还在这边码字,就这样舒服的吗?

不需要把我当愤青,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了。我是一只正儿八经的社畜。

接下来写的东西会有点伤人,心理承受能力低的看到这儿就算了吧。

“民以食为天”、“安居乐业”这是扎根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而愤青,我一咬牙将这类人归结为社会的”次一级“。

过的不舒坦的人会想要愤怒地想要怼天怼地改变一切。生活在中国这样一个幸福感不错的国家,你的生活凭啥就比别人挫了一截?那还不是给你机会你不重用呗。

姜文的电影《让子弹飞》中有这样一句台词:“站着把钱挣了”。大多数人关心的词眼在把钱挣了,他们认为跪着只要能够把钱挣了不寒掺,甚至嘲笑那些虽然站着但是挣得不如你多的人。

兄弟,站着与挣钱是不冲突的。

“社会笑贫不笑娼”那是小孩子骗自己的瞎话,也就你信。

你高中老师也是骗你的,或者说作为一个老师他说不出这样的话来:“有些人就算了吧,你们努力也不见得有什么效果,人上人的生活你们想想就好,考大学在梦里吧!”

或者角度来想老师也是对的,他的话就是和那些本身就非常优秀的同学说的,你们这些985的尖子们好好努力,你们整个清华北大,以后的日子确实会舒服。

或许你也就释然了,那些营销号是对的。他们的受众,不是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打工人。无数像雷总一样有着天赋却不愿努力的精英们,当他们能和雷总一样努力,他们确实有极大的概率取得成功。

大佬们亲自下厨做了碗鸡汤,犒赏那些拿着勺的青年才俊。

我是狗子,愿你幸福,我去做我的勺子了。

0 阅读:27

姚大炮

简介:一个逗逼的程序员,爱生活,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