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5岁,一步步走向肠癌!提醒:上厕所出现5种异象,或是肠癌

39肿瘤 2024-01-26 20:11:47

高先生今年35岁,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父母都有退休金,名下车房都是全款买的,已经超越了很多同龄人。

家庭事业双丰收的他,却在前段时间确诊了结肠癌,而且已经出现了腹膜转移。

如此年轻的人,到底是怎么走到肠癌这一步的呢?来听听患者怎么说。

一、患者自述:我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肠癌的!

1、有家族史,却没有引起重视

说起来,我们家有肠癌家族史,只不过此前对这个问题并没有重视。

我的姑姑在46岁时因肠癌去世,我爸爸几年前曾发现肠道息肉,那会儿发现后就直接切除了。

此次我被查出肠癌,爸爸也在医生建议下做了肠镜检查,结果也被确诊肠癌,好在是早期及时切除了。

2、忽视早期症状及身体的“信号”

回想起来,两年前身体就发出了求救信号,那会儿大便次数变多,还有里急后重感,后来甚至有了间断性便血,只不过当时以为是痔疮,没放在心上。

由于长期久坐不动,体重蹭蹭上涨、大腹便便,我就坚持锻炼了好久,看到两个月体重降了20斤,还以为是减肥效果不错,却没成想是肿瘤作祟。

直到最近腹痛持续不缓解、脓血便,身体乏力,才到了医院就诊,其实之前这些症状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3、盲目相信体检结果,3次拒绝肠镜检查

刚开始忽视了身体的求救信号是一方面,其实此前有症状时到了医院,医生曾经三次建议我做肠镜,但我拒绝了。

因为之前做过公司安排的身体体检,显示肿瘤标志物正常,我就认为自己没有患癌。

而且,作为普通老百姓,对于肠镜这类检查,有着天然的恐惧感。

在种种因素加持下,我一拖再拖,最终看着自己一步步走向了肠癌这一无可挽回的局面,但是说后悔也晚了……

二、肠癌多是拖出来的,身体这些异常别忽视

排便习惯改变、便便异常等可能是肠癌的信号,但很多人即便有异常症状,也不会太在意,甚至觉得做肠镜尴尬,就一直拖着不去医院。本来或许刚开始小病吃点药就能好,拖着拖着就成了癌症。

河北省老年病医院普外肛肠科闫志学提醒出现下面几个症状,要警惕肠癌来临!

1、便血次数无故增多

肠道出现肿瘤可能会引发出血,而且肿瘤与大便摩擦也可能会导致破溃、出血,导致便血次数变多,要区分肠癌所致的便血和痔疮。

2、排便次数突然增加

一般正常人每天排便一两次,如果肿瘤在肠道内变大,就可能会刺激肠道黏膜,导致患者便意频繁。如果同时伴有大便性状改变、腹泻便秘交替出现等症状,要提高警惕。

3、腹部疼痛

肠道肿瘤可能会引发肠道梗阻,导致患者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如果中下腹部出现进行性的腹痛症状,要警惕肠癌来临。

4、放屁次数突然变多

排除饮食等所致的放屁次数变多,如果无故放屁频繁,且味道刺鼻的话,要警惕肠道肿瘤引发直肠阻塞所致。

5、肛门处疼痛

肿瘤如果发生在肛门附近,那就可能会导致肛门坠胀、疼痛,出现异常消瘦、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

三、不想肠癌“找上门”,4个恶习趁早改掉

想要远离肠癌,一定要改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高危人群定期做好肠镜检查!

久坐不动:久坐不动会导致肠道蠕动变慢,代谢物中的致癌物等有害成分会堆积,并刺激肠道黏膜,从而增加肠癌风险。

不爱喝水:据统计每天喝水2500毫升,能降低45%的肠癌风险,不爱喝水、饮水不足不利于大便的排出。

三餐不定:据调查,经常三餐不定、压力过大的人,患肠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2-3倍。

吃肉不吃菜:光吃肉不吃菜,会导致膳食纤维补充不足,不利于肠道健康。据统计,每天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为宜,而多数人膳食纤维摄入不足。

肠癌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与其治疗不如提前做好预防。

建议慢性肠炎患者、有肠癌息肉史或肠癌病史、长期久坐不动、长期饮酒、高脂肪饮食等的高危人群,要定期做好肠镜检查。

发现肠息肉一定要重视起来,因为80%的肠癌是息肉发展而来的。

很多肠癌都是拖出来的,一旦出现肠癌的一些相关症状一定要提高警惕,尽快就诊排查。

想要远离肠癌,平常要改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高危人群要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一旦发现息肉,一定要尽早切除。

参考资料:

[1]《肝癌是“省”出来的,肠癌是“拖”出来的,胃癌、乳腺癌是......吃饭、睡前4习惯都是在“养癌”,不懂规矩吃大亏》.家庭医生.2022-11-07

[2]《提醒 | 远离肠癌,从生活习惯开始!》.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08-26

[3]《男子肠道长了200多个息肉,医生摘了3小时!从息肉到癌变仅4步!》.健康时报.2023-07-3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6 阅读:12651

39肿瘤

简介:39健康网肿瘤频道,防癌、癌症相关研究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