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经:今天你不让宝宝自己系鞋带,以后他都不愿意穿类似的鞋子

家有三个把儿 2022-12-16 11:40:34

4岁的亮亮第一次穿系鞋带的鞋子,感到很新鲜,每次穿鞋子都要自己系。

可是早上的时间很紧张,他好一会儿也系不好,还不让爸爸妈妈系,手忙脚乱系上后到了幼儿园,结果不知怎么一边鞋带开了,一边还系了死结。

眼看着上班又要迟到了,妈妈蹲在那里一边打理,一边拿出指甲刀一下剪断说:我再也不给你买系鞋带的鞋子了,要不是这鞋子太帅气,哪里有时间给你弄啊,行了行了,明天别穿了,换一双粘扣的。

亮亮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妈妈给宝宝系鞋带。

5岁的明明很懂事,小小年纪就能够体谅妈妈的辛苦,经常帮着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有一次,他趁妈妈累得睡着了,就想帮妈妈洗碗。这是他第一次洗碗,所以,当碗摔破的声音把妈妈惊醒,他难过得低下了头。

宝宝不小心把碗打破了。

妈妈看到,忙拍拍他的小脑袋瓜儿,安抚说:别担心,来,妈妈教你,跟妈妈学,你真是妈妈的小暖男,妈妈爱你!

妈妈耐心教孩子洗碗。

3-6岁的宝宝没有“自适应心理”,首先父母应该重视并且自我检讨。

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上面的问题,两位妈妈所用的方法截然不同,自然宝宝学到处理事情的方法也不会相同。

亮亮妈一方面因为爱孩子,一方面因为嫌麻烦,所以不给亮亮穿系鞋带的鞋子,那么长此以往,亮亮在对于以后遇到关于系带的事物,就会有所抵触。今天你不让宝宝自己系鞋带,以后他都不愿意穿类似的鞋子

而明明妈没有因为明明打破了一个碗而焦虑生气,或者打骂孩子,而是温婉地安抚明明后,又耐心地教明明洗碗。那么举一反三,明明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就会心态稳定良好的去解决。

上面两种情况,就叫做宝宝的“自适应心理”。

能够迅速自适应的孩子都有开明的父母。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自适应心理”?

自适应心理,就是自我适应环境的一种能力。

现在生活好了,很多宝宝都是在蜜罐中长大的。

其实,这些都是父母放不下,做不到完全放手的缘故。在宝宝成长过程中,很多行为和习惯都是逐渐靠自我意识养成的。

很多家长说孩子越长大反而越不像小时候那么好“对付”。这就是宝宝的“自适应心理”没有培养好,所以,3-6岁的宝宝没有“自适应心理”,首先父母应该重视并且自我检讨。

爸爸妈妈也来检讨一下自己吧。

一、娇气的宝宝心理承受力差。

很多孩子平时在家里被父母含在嘴里怕化了,拿在手上怕掉了。所以,到了幼儿园这个集体中,自然也是娇娇气气。

比如和小朋友打架,被推一下,要哭;得不到奖励,要哭;被老师批评一下,还是要哭。

这样的宝宝就是还没有“自适应心理”,在家里优越惯了,到了幼儿园这个小集体中严重不适应,所以不合群,稍微有一点小挫折就难以接受,心理承受力比较差。

娇生惯养的宝宝心理承受力比较差。

二、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

成人心中都明白,生活没有一帆风顺。和大自然的食物链一样,食物链顶端的要吃食物链底层的,那么对食物链底层的就是不公平。

孩子们的小圈子也是一样的,他们在成长中也总会遇到一些阻碍的力量。而且,这些阻力,孩子们是被动承受的,他们没有办法选择,那么父母就只好培养他们去适应并改善。

努力适应环境。

三、失败也是一种成长。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宝宝的成长也不例外。

通常,心理学家会告诉妈妈们,孩子是通过失败来学习的,只有经历过挫折、困难,孩子们才能够有所领悟,获得成长。

就像本文开头的亮亮妈妈,本来亮亮可以在系鞋带的失败中继续学习,多次努力,总会学会的,但是亮亮妈比较性急,从而人为地干涉了孩子从失败中学习系鞋带的机会。

而明明妈,在孩子洗碗中打破碗后,不光没有剥夺他洗碗的学习,还耐心的为明明提供了学习洗碗的机会。

所以,在学习新事物中,明明显然要比亮亮领悟的要快一些。

失败就是一种成长。

如何将宝宝的“自适应心理”转化为“逆商培养”?

逆商,一般被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很多妈妈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比较性急,总觉得孩子长大了就会了。殊不知,妈妈要想孩子独立性强,自律性高,就必须让他从自己失败和挫折中领悟和学习,这就是宝宝的“逆商培养”。

逆商也称“AQ”。

㊀找出原因,让宝宝自我寻找解决办法。

一般来讲,宝宝们年纪小,遇到挫折或者失败大多会哭泣难过,这就需要父母提供“善意的帮助”,当然这种“善意的帮助”就是“逆商培养”的一种,也不是没有底线的。

当孩子遇到挫折或者犯了错误,父母要良性引导,把握好分寸,让孩子多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并且不断完善自己,学会为自己所经历的一切负责。

让宝宝学会对症下药自己找原因。

㊁鼓励安抚孩子,并让孩子独立完成任务。

像本文中的亮亮妈,亮亮在系鞋带中受到挫折,亮亮妈就人为剥夺了亮亮独立学习系鞋带的能力。这对宝宝的“逆商培养”是相当不负责任的,等等在折断孩子稚嫩的羽翼,扼杀孩子学习的乐趣。

大多宝宝的“逆商承受能力”还是比较好的,除非父母人为干涉过多,就会让孩子们把握不好自己的“自适应能力”。

妈妈陪你一起努力。

㊂一定范围内,培养孩子“逆商思维”,挫折越多,成长越快。

有一种“跨栏定律”非常适合孩子的“逆商培养”,说的是当一个练习跳高的孩子,放在他面前的栏杆越高,他就跳的越高。

这些栏杆,就像一个个挫折,就像《猪猪侠的逆商教育》中描述的那样,在宝宝成长中的行为认知、习惯养成、遭遇挫折和失败以及社交障碍等方面,带给宝宝满满的正能量。

当孩子经历的挫折越多,他的成长也越快,所以,这套优秀的儿童逆商培养绘本,用猪猪侠这个小朋友样都喜欢的形象生动了讲述了孩子在这些挫折面前应该如何逆袭面对。

而且,还为父母设置引导猪猪侠小贴士和加油站,从而更好的带领宝宝在学与玩中领悟生活。

人生中总会有高潮低谷,这套《猪猪侠的逆商教育》,共分6册,每一册都围绕一个逆商情景剧展开,告诉宝宝在逆境中怎样勇敢地面对他们那个小圈子的一切。

只有站起来,告诉自己没关系,才会发现,危机已经走远!

今日寄语

3-6岁宝宝没有“自适应心理”,父母应该重视并自我检讨。

而且,父母还应该适当得放手孩子,将“自适应心理”逐渐转化为“逆商思维”,从小处着手培养孩子的逆商,磨练孩子的性格,使之坚毅有韧性,从而让孩子在未来的成长中乘风破浪,逆风飞扬。

搜更多精彩内容

逆商培养

【今日话题】亲爱的宝妈们,你们能放手让孩子去经历“自适应心理”吗?哪怕孩子受到一定的挫折,欢迎赐评!

0 阅读:5

家有三个把儿

简介:最接地气的陪娃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