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态度再变,法国宣布对电车区分补贴,法媒:为了排除中国

小博侃体坛 2023-09-23 00:57:39

在今年四月份的一个春意盎然的时节,法国总统埃马續尔·马克龙访问了中国,携带着一份长远、全球性的议程。他的口号喊得响亮:与中国共同应对一系列全球挑战,无论是气候变化、公共卫生还是经济复苏。马克龙赋予这次访问极高的战略意义,他毫不避讳地表示,欧洲需要提升其战略自主性,加强在多个领域与中国的贸易合作。

在那次访问中,他展示了显著的诚意与坚定的决心。他成功地推动了中法两国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而在归国后,他再度引发了社会舆论的热议,直言不讳地表示:“欧盟需要减少对美国的依赖。”至少从年初至今,法国对华的态度无疑是乐观、开放的。法国的企业团体甚至组队访问中国,带来了一系列合作需求。

然而,在一片乐观的氛围中,近期出现了一些微妙但值得注意的变化,尤其集中在“电动汽车事件”上。欧洲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宣布,将对中国出口到欧洲的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这一举动仿佛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有意义的是,德国媒体紧随其后,将这一事件的幕后推手指向了法国。

法国,一国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相对边缘化的参与者,似乎没有担心中国可能采取反制措施。这样的举动,一方面可能是为了提升法国汽车和制造业在欧洲市场的份额,同时削弱与中国有着深厚合作关系的德国。从宣布该决策以来,巴黎方面对德国媒体和其他信息来源的指责一直保持沉默。

更令人关注的是,法国近日又宣布了一项新政策,将调整国内电动汽车的补贴门槛。这些补贴将根据电动汽车的“碳足迹”来决定,考量包括使用材料、电池类型和产地等因素。对此,《论坛报》引用内部人士称,这样的评分体系无疑是将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排除在补贴体系之外的一种手段。不难看出,法国政府对中方企业的态度,已经呈现出一种新的、更为强烈的恶意。

这个评分体系几乎是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的一种商业歧视。考虑到中国主要依赖煤炭而非核能进行工业生产,加上其他低成本零部件,中国电动汽车在这样的评分体系下自然处于劣势。

更进一步说,虽然这项新政策表面上看似有利于欧洲制造商,实际上,他们也对此倍感忧虑。因为很多欧洲车企的电池和零部件都来自中国,几乎没有能够达到新补贴标准的车型。

针对这一系列动作,有评论呼吁,中国应当对法国进口商品施行“反殖民剥削平衡税”。这种税收将特别针对那些利用非洲资源(如尼日尔的铀矿)的法国公司。这或许能成为一种有力的回应,面对法国这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商业和政治动作。

综合来看,法国的这一系列政策和行动不仅引发了中法、中欧关系的复杂变化,也可能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一张日益复杂的国际棋盘上,各方都在重新排列自己的筹码。而在这场激烈的战局中,沉默有时比言辞更能说明问题。法国的沉默,是谨慎的计算,还是暗流涌动的前奏,值得所有观察者密切关注。

1 阅读:1662
评论列表
  • 2023-09-23 17:13

    大家猜猜会不会把自己玩死

  • 2023-09-23 17:02

    马克龙,变色龙,嘴上骂美实为奴

  • 2023-09-23 22:37

    玩这个还是老外强

  • 2023-09-28 11:29

    政客永远是不可信的

小博侃体坛

简介:小博侃体坛每日分享精彩体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