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股实债”的财税处理

税律周 2024-05-14 11:52:33

“明股实债”是一种特殊的融资方式,其名义上是股权投资,实质上是债权投资。在财税处理上,需要根据其经济实质进行判定,具体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印花税的处理。

企业所得税处理

1.性质认定:税务上首先需要确定投资是按照债权还是股权进行处理。如果投资被定性为债权(即“债所得税规则”),则被投资方支付的固定利润可以作为利息费用在税前扣除,而投资方收到的利润则作为利息收入征税。如果投资被定性为股权(即“股所得税规则”),则被投资方支付的利润作为股息处理,不能在税前扣除,但投资方可能享受免税待遇。

2.混合性投资:国家税务总局在2013年出台的41号公告中,将满足特定条件的明股实债称为“混合性投资”,并明确了五个条件,满足这些条件的投资按照“债所得税规则”处理。

- 被投资企业需要按约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

- 有明确的投资期限或特定条件,期满后被投资者需要赎回投资或偿还本金;

-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净资产不拥有所有权;

- 投资企业不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投资企业不参与被投资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

显然对借款人来说,同样一笔支出,若支付的是债务利息,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有抵税效果,对借款人更有利。若支付的是股权分红,则不能在税前扣除。但国税总局在适用利息税前扣除时又加入了上述五个条件,该文件的效果则大打折扣,实操中也很少企业能实际享受。

增值税处理

1.投资收益的定性:如果投资协议中约定了固定收益,并且投资企业对本金的收回有保证,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36号)的规定,如果明股实债的投资人要求收取固定利润或保底利润,并且不承担经营风险,这构成了具有贷款性质的利息收入,应缴纳增值税。

2.不确定性收益:如果投资收益是变动的,且本金的收回存在不确定性,则可能不产生增值税纳税义务。

印花税处理

1.被投资企业:如果被投资企业在会计上将投资资金作为实收资本或资本公积进行核算,则需要缴纳印花税。

2.投资企业:投资企业支付的投资款行为通常不产生印花税的纳税义务。

实际操作中,税务机关可能基于反避税的考虑按股权投资征印花税。

会计处理

在会计处理上,明股实债通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果投资协议中明确约定了支付固定收益的义务,被投资企业应将取得的投资款项按照金融负债进行会计处理。

税务风险管理建议

1.规范协议表述:在协议签署阶段,应采用规范表述,减少税务争议的风险。

2.税务处理一致性:投资双方应就税务处理进行事先沟通,保持税务处理的一致性,避免因处理不一致引发税务风险。

3.企业在进行明股实债融资时,应全面了解税收政策及可能存在的税收隐患,并提前与税务机关沟通确认,以避免不必要的税收负担。同时,应考虑通过创设优先股等方式,减少债权人-股东“二分法”的矛盾,匹配投资人的风险与收益结构。

综上,明股实债的财税处理较为复杂,需要企业根据具体的交易结构和合同条款,结合税法规定和司法实践进行综合考量。同时,企业应密切关注监管政策的变化,合理规划税务策略,以降低税务风险。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