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帕”不怕,才能不被这些谣言“唬住”

尚言健康 2024-04-11 11:16:07

拳王穆罕默德·阿里、数学家陈景润、奥斯卡影后凯瑟琳·赫本、西班牙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这些享誉世界的名人最终都因同一种疾病死亡——帕金森。

帕金森病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之一,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目前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又一个对老年人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的疾病。

不过相较于其他常见病,大家对于帕金森的了解和认识非常少,这也使得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散布各种有关帕金森的谣言以其牟利。

谣言:醋蛋液、贝塔酸、蛋白质补充剂等保健品能治疗帕金森

真相:医学界对帕金森的治疗,目前仅包括药物治疗,比如多巴胺制剂、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单胺氧化酶B型抑制剂;手术治疗,如聚焦超声治疗、脑深部电刺激术以及运动疗法、心理干预、一般性日常照护等,中医的针灸、按摩通常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知“帕”不怕:迄今为止,医学界尚未对帕金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作出准确的判断,仅知道帕金森的病理特质是黑质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丢失,其发病可能与线粒体功能障碍、免疫异常、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年龄、遗传、环境、不良生活方式、心理等因素相关,因而对其的治疗以控制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

谣言:理疗灯等能治疗帕金森

真相:理疗灯是能够发出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等特定光波的医疗设备,具有不同的促进循环、消炎杀菌、促进黑色素沉淀、调节睡眠和情绪等作用,对帕金森没有治疗作用。

知“帕”不怕:有研究分析认为,经颅直流电刺激对早期帕金森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有积极效果,结合常规康复有利于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但对生活质量改善方面仍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来验证。

谣言:手抖就是帕金森,针灸就能治好

真相:手抖或身体其他部位颤动可能与情绪紧张、焦虑,长时间保持发力保持同一个姿势等有关,比如学生长时间握笔写字就会出现手抖的情况,这些情况属于生理现象,并非疾病,也无需针灸等医学手段介入或干预。

知“帕”不怕:帕金森的诊断是非常严谨的,并非仅凭肢体颤动表现就可以判定。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版)明确指出,帕金森综合征的确立诊断是确诊帕金森的先决条件,而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确立必须存在运动迟缓或静止性震颤或肌强直,且这些症状是明显存在且与任何干扰因素无关。在此基础上,存在其他临床诊断支持标准,如头颅超声显示黑质异常高回声、出现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等,才能诊断为帕金森。

谣言:帕金森病人浑身抖,所以不应该运动

真相:运动对帕金森患者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以增加帕金森患者的脑灰质体积、增加皮质的兴奋性、提高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的活性、增加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能够改善帕金森患者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推迟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以及促进术后功能恢复。

知“帕”不怕:目前国内外针对帕金森患者的运动锻炼方式主要包括太极拳、八段锦、虚拟现实、舞蹈、瑜伽、渐进抗阻力训练、水疗以及有氧跑步机锻炼等,帕金森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选择科学的运动方式、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采取规律的运动锻炼,以提高生活质量。

0 阅读:17

尚言健康

简介:以严谨、认真的态度 传播有价值的科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