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谷香——韩愈与宜春大米的传奇

紫缘邪情 2024-04-11 16:07:35

在唐元和十五年的夏季,炽烈的阳光无情地炙烤着袁州大地,河流干涸,土地龟裂,正抽穗的庄稼挣扎在生存的边缘。百姓们衣衫褴褛,泪眼望天,无力地看着希望一点点地破灭。他们跪拜苍天,祈求一场及时雨,以挽救濒临死亡的收成。此时的袁州,不仅人心惶惶,连自然界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就在这危急之时,新任刺史韩愈抵达了这片苦难深重的土地。他,字昌黎,著名的文学家,因触怒君王而被贬至此。然而,这位文坛巨擘并未沉沦于个人的挫折中,反而将全部的热情倾注于治理这片焦土。他兴修水利,教化百姓,解放了那些因债务而沦为奴婢的可怜人。他的善举如同久旱逢甘霖,为袁州带来了一丝生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然而,好景不长,干旱再次来袭,这一次,它威胁到了全城的生存。韩愈眼见百姓的苦楚,心如刀绞。他听闻城东有座城隍庙,颇为灵验,于是率众前往祈雨。遗憾的是,即便是最虔诚的祈祷,也未能换来一片云彩。韩愈焦急万分,他知道,如果再无雨水,百姓将不得不离乡背井,流离失所。

就在此时,一位知县提出了一个建议——仰山的二龙神庙,据说能够呼风唤雨。韩愈立即决定前往。第二天一早,他带领着官员们,抬着祭品,步行向仰山进发。沿途的百姓得知韩大人亲自祈雨,纷纷跪拜相送,他们的眼中充满了期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经过艰难的跋涉,韩愈一行人终于到达了仰山。在这里,他们举行了隆重的祭祀仪式。韩愈读出了自己撰写的《祈雨告仰山文》,其言辞恳切,感人至深。就在他读完祷文的那一刻,奇迹发生了——乌云密布,雷声隆隆,大雨倾盆而下。韩愈和他的随从们被雨水淋透,但他们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喜悦。这场雨,不仅救了庄稼,也救了整个袁州的百姓。

丰收之后,韩愈再次上山,感谢神龙庙的神灵。在返回的路上,他们偶遇了一场乡村婚礼。新娘的家人感激韩愈为他们带来的丰收,特意为他准备了新米。为了纪念韩愈的恩德,他们将这种大米命名为“昌黎谷”。韩愈谦虚地拒绝了这个荣誉,他说道“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既如此,以后便叫它宜春大米吧”。从此,宜春大米的名字便流传开来,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一份美好记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宜春大米,是宜春市的一张亮丽名片,是宜春人民的骄傲,更是宜春千年文化传承的寄托。宜春大米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食材,更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绿色瑰宝。而宜春长山里大米作为宜春大米众多品牌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内涵倍受老百姓青睐。在未来的日子里,宜春长山里大米将继续以其独特的魅力,滋养着千家万户,传递着江南的绿色与健康。

0 阅读:0

紫缘邪情

简介:我爱发一些文章,喜欢就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