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餐桌不该成为“预制菜”的试验场

火山口的普林尼 2023-10-18 09:49:38

近日,中小学的校门口,一到午饭时间,总会挤满送饭的家长,原因呢,就是预制菜进校园的项目开始推进了,孩子们的餐桌上,原本相对新鲜的菜肴,被可能是保质期为一年的合成物给替代了。

辛辛苦苦养育一个孩子,长身体的关键时期,不求学校的餐食能有多么可口,只求尽可能食材新鲜,保证营养,哪怕是外面送进来的盒饭,家长们还是可以接受的(本人上初中的时候,学校的餐食供应就是这种形式)

预制菜,其实并不是什么特别新鲜的东西了,这几年来,也算风靡市场。当工作繁忙,来不及自己弄饭,又想尝到一份佳肴的时候,其实预制菜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市面上预制菜的花样,其实还不少,有佛跳墙,有鲁系宫廷菜,还有八宝鸭等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买上一两份精致的预制菜配合老一辈的手艺,也是一种新型的餐桌文化。

但是,市面上的预制菜,即使再健康可口,也绝不该将校园,作为推广预制菜的试验田。因为预制菜这种东西,一旦脱离了市场竞争与监管,质量很可能就急转直下,而学校食堂恰好是监管缺失的重灾区。

其实从我们的饮食习惯和观念来看,是不太容易接受预制菜这种提前制作好,只需加热就可食用的新型产品。甚至在一些人看来,这和喂猪所用的饲料,非常类似。

不过,近些年进军预制菜的企业可不少,能接受并且主动购买预制菜的人也越来越多,为什么呢?这就是市场的作用。想要这种本来就超脱于观念之外的食品,有人买还要卖得好,在质量上的把关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根据“鲇鱼效应”,要想在同类的竞品中脱颖而出,口味与特色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一来,在市场上流通的预制菜,所用原料与配菜,大部分是能够过关的,并且工艺流程上也会有所讲究。

我也买过一些价格中等偏上的预制菜,整体来说,质量与口味都是很过硬的。毕竟在当下预制菜的竞争环境下,只要质量出现一点偏差,很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了。

但是,预制菜这个东西,从其制作和保存的模式来说,上限可以很高,可以用新鲜食材辅以先进的保鲜冷冻技术来制作。下限也可以很低,用一堆本就劣质的食材,随意写个标签保鲜一年,这也是可以的,并且很难查出来。

如果在校园食堂中大力推广预制菜,出现在学生餐桌上的,必然是下限很低的那一波预制菜。理由很简单,校园食堂是最容易出现压缩成本且容易被垄断的餐饮场所。

就像之前的“鼠头鸭”事件,即使食材使用上真的出现纰漏,都不允许被质疑,如果不是更高级别的部门介入调查,该事件又要以学生的声明草草了之。

现阶段的预制菜一旦大规模进入校园,餐桌上不可控的风险会瞬间剧增。供货方一旦利欲熏心,可以在食材选用、运输保鲜上面层层压缩成本,牟取暴利。

由于常见的层层外包等原因,校园食堂本来就难以监管,如果还要把新鲜菜品换成预制菜,就是难上加难了。要从食材上去检测这些预制菜的话,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成本,完全是无稽之谈。

总之,校园尤其是中小学,不该成为预制菜的试验田。市场上的预制菜和流通进入校园的,完全就是两种事物了。那么预制菜,就一直不该出现在学校餐桌上嘛?其实也不是。

当医院、机关单位食堂等食品安全保障地带都开始普遍使用预制菜的时候,再考虑预制菜进校园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校园食堂,应该成为最晚引进预制菜的场所。

0 阅读:1

火山口的普林尼

简介:我只写真实的古典世界与现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