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入川第一次与刘璋见面,为何不当场擒贼擒王,直接拿下益州

了一画历史 2024-02-03 13:04:12

建安十六年,刘璋邀请同为汉室宗亲的刘备入川,帮助自己抵御张鲁的进攻。刘备为了实现自己的霸业,决定入川。

刘璋的热情好像一把火

刘璋下令各地对刘备进行热情的接待。刘备进入益州后,感觉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受到了非常热情的待遇。刘璋为了欢迎刘备,前后赠送给他数以亿计的财物。

这下把刘备整不会了,自己虽然实际上是要来拿下益州的,但是明面上是刘璋请来的客人。天下人都知道刘备是刘璋请来帮助抵御张鲁的。

刘备一路行来,刘璋可谓是招待得尽心尽力,宾至如归的感觉让刘备如沐春风。刘备给弄得不好意思了。不好意思翻脸不认人。

人生若只如初见,初见就想要翻脸

资治通鉴记载,当刘备到达巴郡时,巴郡太守严颜深感忧虑地叹息道:“这就像是‘独坐穷山,放虎自卫’啊。”

看来益州士人有很多都很清醒地认识到刘备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紧接着,刘备从江州出发,向北进发。他的目标是涪县,这是一个位于长江上游的重要据点。

与此同时,刘璋也在准备着这次会面。他率领着三万步骑兵,这是他的军队的核心力量。他们身穿华丽的铠甲,手持锐利的武器,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刘备军队。此外,他还准备了华丽的车乘和帐篷,这些都是为了展示他的实力和地位。

当刘备到达涪县时,刘璋已经在那里等待他了。他们的会面盛大而隆重,双方都有所准备。他们都明白,这次会面可能会决定他们的命运,所以他们都必须全力以赴。他们都希望能够通过这次会面,达到自己的目标。

这个时候,张松让法正悄悄告诉刘备,意图让刘备在会面的时候袭击刘璋。这是一个极其巧妙的计划,如果成功,刘备将无需动用一兵一卒,就能轻易地得到蜀地。然而,刘备却对此表示了反对。

他说:“此事不可仓促!”,哪有一来就翻脸的道理,何况人家都这样款待自己。

庞统则提出了另一种观点,他说:“今因会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他认为,不用一兵一卒得到益州,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如果错过了,就可能再也没有了。

然而,刘备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任何事物都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而应该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

备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

这句话,充分展现了刘备的深思熟虑和谨慎。他知道,初入他国,恩信未著,如果仓促行动,可能会引起蜀地人民的反感,甚至可能引发反抗。因此,他决定先稳定局势,再逐步推进自己的计划。

刘备很清醒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刘备在初次与刘璋会面时,并未立即采取行动夺取益州,因为刘备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想要的不是刘璋的命,而是整个益州,是整个益州的人心。

此时不发动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刘璋邀请刘备入川的目的原本是希望他能够抵御外敌张鲁的威胁。因此,尽管存在机会,刘备作为被邀请的宾客,并不适宜过早地对主人采取军事行动。

更何况,双方见面后开始了百余日的友好畅饮,刘璋以大批物资资助刘备去讨伐张鲁,甚至增兵并令他督白水关之兵。这样如果刘备突然翻脸,即使杀了刘璋,取了益州,刘备在益州士人面前也讨不了好,他一定会被人指着脊梁骨骂。

其次,刘备的阵容十分豪华,文臣有庞统、简雍、伊籍等,武将有黄忠、魏延、霍峻等人,还有法正、张松二人倒戈。所以刘备认为这个阵容已足以应对各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刘备认为益州迟早都是自己嘴边的肉,不必急于一时。

最后,最重要的是,刘备认为“恩信未著”。刘备之所以取得荆州,就是因为他在荆州恩信已著。在寄居刘表的羽翼之下,刘备花了好几年时间取得荆州的人心。

这才使得赤壁之战前期,大批荆州士人没有跟着刘琮投降曹操,而是跟着穷途末路的刘备讨生活。也使得在赤壁之战后,刘备轻而易举地拿下了荆州大部分地区,荆州士人更是蜂拥而至,刘备一时声威大震,连孙权都害怕了,进妹固好,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巩固联盟。

那么这一次在益州,刘备当然想推广自己在荆州的经验啦,所以,他不急于第一次见面就翻脸,而是不紧不慢,一步步先树立自己的威信。

结语:

因此,刘备并未在初次与刘璋会面时就直接采取行动夺取益州。他的行动主要是受到了策略考虑和实际情况的影响。

然而,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而应该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在困难面前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

原创:了一画历史

墨石白滩层浪迆,川涌东边,一道红阳起。万里山河青史壁。千年梦有英雄几。

关注了一,让我们一起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倒映着红阳的那一朵朵浪花吧

0 阅读:7

了一画历史

简介:川涌东边,一道红阳起。万里山河青史壁。千年梦有英雄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