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铎订制松云堂持有作品《乡雪凝寒》

松云堂 2024-05-11 22:50:39

国画家朱玉铎先生长期生活在关东的白山黑水之间,朴拙、厚重与温热的东北大地不但哺育了他的生命, 还给了他艺术的启蒙,培养了他亲近大自然的情怀。几十年来,朱玉铎伴着自然的山水与艺术的山水一 路走来,他脚踏实地,辛勤笔耕,谨遵“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古训,研习并领悟古人山水经典之“道 与法”,不但从中感受到传统的博大精深,更感受到一种从容自然的充实与运筹帷幄、“以小见大”的 创造精神。因此,几十年来,朱玉铎醉心于山水艺术,在不离不弃中,生命与艺术同在,他也收获了丰 硕的艺术之果。

外师造化,在朱玉铎先生看来,是伴随生命始终的大课堂,他坚信艺术学习唯有在自然中感受、体验并发现, 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角与意象表现方式,才能博采众长、厚积薄发,培养、孕育并成熟着自己的形式 艺术表现的语言、章法与笔墨。为此,数年来,他的足迹遍及神州大地的名山大川,记录下自己的感怀, 画了无数的写生,“搜尽奇峰打草稿”,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画家打开了自己的胸襟,视野既开阔又有高度, 高山峻岭、长河落日、田野村落、丛林幽径......历历在目。每每翻看写生素材,如同行走在山阴道上, 满目苍岩,千山在胸,一但下笔,便胸有成竹,“以心写意,以手写心”,作品生动而气韵弥漫,笔精墨妙, 无不给人以审美愉悦。

他对元人山水品格、明人意趣、清人笔墨,以及中国山水画中特有的野逸闲趣与内在结构, 无不谙熟于心,并与自己的形式、笔墨理解相结合,改造了自己失于粗疏的笔墨方式,而且益精微与散淡, 笔致的灵动、放松与墨韵的氤氲、朦胧,在小写意的不瘟不火中,在虚写与实写的互补中,以及形神兼 备的把握中,创造了含蓄、安静、湿润与柔和的画面效果和笔墨美感。

朱玉铎先生注入并强调了自己的感觉与领悟,他所画的山石则在枯润之间传 达出超越地域的美感。在秀、润、清、幽的南派山水画风中又融入了硬、厚、重、拙的笔法墨韵,创造 出属于自我的苍润笔墨风格,与同类作品拉开了距离。

总的看来,在整体把握与删繁就简的取舍和意象选择和概括归纳中,在以虚写实、以神 写形中,朱玉铎成熟了自己的笔墨方式与风格特征。朱玉铎先生在艺术实践中悟到了笔与墨的性能与魅力表现,以及内在表现能力的运用与控制。显然,在“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的古训中,画家践行着“以渴成润”的表现技法,去营 造嵯峨峥嵘的山体,以多变的笔型皴法,使之产生实感与质感。

朱玉铎,吉林省长春市黄龙府人。文化部华夏文化遗产中国画院艺术 委员会委员、中国国画创作研究院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华诗词学会 会员。作品相继发表在《国画家》《中国书画》《荣宝斋》《收藏》《中 国书画报》《美术报》等二十多种报刊杂志上。

出版有《中国优秀美术家·朱玉铎》《朱玉铎水墨山水》《全国艺盟 推荐画家》《中国美术名家经典》《中国当代山水画经典》《当代最具学 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画家》等画集。作品《瑞雪兆丰年》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