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社科力量,奋力跑出文旅融合“加速度”

红网评论 2024-04-02 21:37:00

社会科学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科学工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阐明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科界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广大社科工作者高扬思想旗帜,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数据显示,2023年,武汉开展了37场社科宣传周主题活动,发动各旅游场馆、科普基地的特色及优势,筹划开展有特色、有影响、有实效的社科普及活动,组织开展专题讲座、咨询服务、知识竞赛、发放科普读物等群众性活动,同年,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讨论了AI跨年晚会、文旅宣传语发布及全球征文活动、第二届湖北非遗产品优惠展销季暨非遗嘉年华活动…….这一份份优异“答卷”背后,正是大省抢抓机遇,开辟新局面,开拓新渠道的生动实践。

推进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文旅融合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点睛之笔,在国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要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先后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国家推出的一项项务实举措,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社科基地要化静为动充分调动社科基地的资源,内引外联,助力乡村振兴,潜江市以“社科基地+文旅”的方式探寻山乡文物故事,文旅元素精彩亮相第四届荆楚乡村文化旅游节,生动讲好文物故事,使山乡更有味,增添游客兴致,助力乡村振兴。多措并举之下,武汉也交出来一份优异答卷,近两年,高品质‘微旅游’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群体选择近郊有品质、有体验感的民宿入住。黄陂地处武汉大都市近郊,又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生态环境优越、山水资源丰富,自然备受青睐。

塑造专业品牌,散发文化魅力。在湖北武汉举办的首届东湖论坛上,“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协同配合”成为高频词,折射出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协同配合日益密切。当前,文旅行业最艰难的时刻正在过去,站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拐点,游客还在、市场还在、机遇还在,就看谁能率先站上风口、引领风向,使“诗”和“远方”更好联结,使社科和文旅“融”得自然、“合”得协调, 在不断强化关键部门协同责任的基础上,要注重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科普,为社科文旅高质量发展增强新动力,打造新引擎。湖北省文化旅游厅 广泛征集民间社会力量合力塑造“知音湖北,遇见无处不在” 形象标识,保康是楚国源头和早期楚文化发祥地,更是生态旅游胜地和健康养生福地,目前正在全力打造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森林康养基地。

发挥多方优势,形成共赢共享。社科文旅融合是一项大工程,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科学普及是众多文化旅游场馆的重点工作,需要激发政府、企业、社科人员、专家等多方力量。2023年以来,湖北文旅宣传语历经多轮征集、提炼和论证,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和支持,共收集宣传语4万多条。应对市场新需求和发展趋势,光谷目前已培育了一大批的新业态和新企业,涌现出一批直播、电竞、VR、AR、3D制造、光影体验、IP产业等新业态及一批优秀企业,形成了“斗鱼(武汉)嘉年华”、“光谷动漫节”、“光谷音乐节”等品牌活动。这些背后已不难发现社科正发挥愈加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社科+文旅的融合态势,将给文旅产业升级发展、生态重构提供更多可能。

“三驾马车”跑得快,高质量发展就更有底气。1月17日从全省一季度“开门红”工作推进会获悉,湖北省将采取系列举措全力扩投资、提消费、促外贸,湖北省科学技术厅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签订科技合作框架协议;百余名企业代表共论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服务业发展。“江城科普快车”“东湖科普绿道”等科普特色品牌不断擦亮,“荆楚科普大讲堂”、科普剧《浮出水面》广受欢迎,湖北省科技馆成为“网红打卡地”……下一步,还将在全省组织打造10条上下游完备、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产业技术创新链,重点突破100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克1000项左右产业技术难题,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社科文旅也将继续抢抓赛道,抢占新经济赛道:锚定核心技术、提升创新能力、壮大优势产业,推动科技创新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作者/周丽雅)
0 阅读:11

红网评论

简介:关心社会热点,发出正能量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