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曹操是如何挟天子以令诸侯的

史记探寻者 2024-04-20 00:25:23

初平三年六月,李傕、郭汜等攻下长安。王允被害,吕布败走。李郭二人挟持汉帝,祸乱长安。自此,李傕、郭汜、樊稠三人共持朝政。张济屯弘农,他们放纵士卒,劫掠百姓。两年之间,三辅地区的百姓损失殆尽,很多为生活所迫的百姓不得不逃往别处避难,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关中诸将们则在争权夺利的过程中互相猜忌。兴平二年二月,李傕怀疑樊稠心怀异志,便在宴会上杀死樊稠。

自此,关中其余诸将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李傕、郭汜之间更是打了几个月的时间。死者数万,献帝被李傕劫持,前来劝和的朝臣则被郭汜劫持,使得原本就残破不堪的长安城变得更加骚乱。张济见李郭二人内耗的差不多了,也想从中谋利。同年六月,张继劝和李郭二人打算将献帝暂时迁到弘农,以便将献帝留给自己控制。献帝见状,打算借助李、郭二人和解的机会,东迁洛阳,从而脱离李郭二人的控制,于是也派人劝和。献帝前后劝和多达十余次,李郭二人最终各以双方女儿作为人质,成功达成和解。七月,献帝终于离开长安,百官随同东迁。途中,李郭二人想要再次劫持献帝,率军追击,张济也想借机挟持献帝。但在贾诩、董承、杨奉、张杨、钟繇等人的帮助下,以及其他随行官员的保护之下,献帝得以脱离危险,逃到了白波贼所控制的地盘。同年十二月,献帝辗转迁到了安邑,并于次年正月改元建安。而这时,距离献帝较近的诸侯分别是袁绍和曹操。那么在献帝东迁之际,袁绍和曹操都有什么打算呢?

袁绍、曹操二人在献帝东迁以前,便答应了献帝的使者赵岐以后会在洛阳奉迎车驾。而在献帝迁到河东的安邑时,袁绍的谋士沮授就建议袁绍将献帝迁都至邺城,挟天子而令诸侯,袁绍很高兴自己之前也答应了赵岐奉迎车驾的请求,打算采纳沮授的意见。然而,淳于琼、郭图觉得现在汉室衰微,很难兴复,而且迎接献帝是件麻烦事,从之则全清,拒之则违命,劝袁绍放弃迎接献帝。沮授再次劝诫袁绍以大局为重,而且还说,若不早图,必有先人者也。可惜,袁绍最终并未听取沮授的意见,不过为了表达一下自己的诚意,袁绍还是派郭图前往朝拜。郭图去朝拜以后,估计对周围做了一番调查,可能也觉得现在去迎接献帝是个好机会,而且能恰到不少好处。因此在郭图归来以后,力劝袁绍将献帝迁都到邺城,袁绍仍然没有采纳这一建议,迎接献帝的机会就这么错失了。

相比于袁绍,曹操早有迎奉天子之意,早在鲍信让曹操令允州牧,也就是李傕、郭汜、樊稠掌权之时,关中和关东地区联系断绝。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还是派使者上书朝廷,领允州牧之事也是难能可贵。曹操领兖兖州后,毛玠建议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曹操赞同了这个建议,并为之后迎接献帝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献帝被李郭追杀的时候,曹操正忙着收复兖州失地,自己手头也并不宽裕。献帝为了得到曹操的支持,特意派人到曹操这边拜曹操为兖州牧。曹操于兴平二年十二月平定兖州后,一方面恢复兖州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注意到豫州的割据势力较为分散薄弱,而且豫州农业比较发达。在豫州的颍川地区也能得到当地豪族的支持,并于四年正月攻打豫州。当然,在打豫州的同时,曹操也采纳了荀彧、程煜的建议,让曹洪率兵去迎接献帝。结果曹洪被董成和袁术的将领拦下了。曹操意识到迎接献帝并不容易,也只能是再次找准时机迎接献帝。建安元年二月,曹操消灭汝南,颍川两军的黄巾余众,占领了豫中平原,得到了农业发展重地。曹操的眼珠之外开疆拓土,并将军事重心区域从鄄城、东阿、范县所在沿河地段转移到以许县为核心的颍川郡,在那里建立起新的大后方。而献帝这边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曹操最后又是如何安置献帝的?

献帝于兴平二年十二月迁往安邑后不久,张杨、董承打算将献帝迁回洛阳。可是白波贼首领韩仙、李乐不同意,原白波贼首领、原李傕部下张风也不同意,因此爆发了冲突。区诸将也开始相互猜忌。建安元年二月,董成被韩仙击败后,投降张扬,张扬让董成在洛阳修筑宫殿,打算修筑完洛阳的宫殿后,迎接献帝到洛阳。当然,修筑宫殿是很烧钱的。赵琦考虑到董成手头拮据,便请荆州的刘表提供帮助,前后输送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洛阳的宫殿得以修建完成。献帝得知洛阳的宫殿修筑成功,也很高兴,并以洛阳宫殿得到修复为由,于这年五月下诏让杨凤、韩仙等人将自己护送到洛阳,杨凤等人接受诏书护送献帝,张扬为献帝一行人提供粮食资助。献帝最终于七月回到洛阳,八月到达杨安殿。杨安殿这个名字是张扬自己起的,张扬觉得自己护驾,修宫殿立了大功,便以“杨安”为名,献帝回宫后,张扬并以保卫京师为由,回到了野王,杨奉回到了梁县。韩仙和董成则是留京守卫。随后,张杨、杨凤和韩仙因为护驾有功,被授予节杖和斧钺,朝廷的权力也集中于这三人,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倒是舒服了。但洛阳当年被董卓一把大火,夷为平地、残破不堪,跟随献帝的官员甚至被活活饿死。缺粮的问题始终困扰着献帝,献帝等人还在为粮食发愁的时候,许县周围却是农业发达,产量较多。曹操听闻洛阳的情况后,觉得时机已到,打算再次迎接献帝,并将献帝迁都到许县。当时其他人都认为迎接献帝不可取,觉得山东尚未平定。韩仙、杨凤、张扬这些人又不好控制。荀彧对此有不同看法,他觉得迎接献帝是顺天应人之大律,如不及时扶正朝廷,天下将渐生叛离之心。到那时再去迎接就来不及了,劝曹操趁早迎接献帝。曹操从之,曹操这次迎接献帝,除了考虑到洛阳残破无粮,也巧妙的利用了张杨董成、杨奉、韩暹之间关系不和,这一点,最终将他们各个击破。他们之中,韩暹为司隶校尉,政治权力最大。得势后的韩仙居功自傲,扰乱朝政,引起了董成的不满。董成先前拦截过曹操的部将曹洪去迎接献帝,而这次他暗中请曹操到洛阳,曹操便乘此机会率领军队抵达洛阳。当然,光是董承暗中迎接曹操入洛阳是远远不够的。前面也提到过,当时朝廷的权力集中在张杨、杨凤和韩仙的手中,曹操单独派兵前往,很容易被他们拦住,只能选择更加稳妥的方法。当时献帝身边的这些势力中,杨奉兵马最强,但缺乏粮食补给,而且杨凤此人缺乏远见,容易被骗。董昭就建议曹操拉拢杨奉,曹操采纳了董昭的建议,派使者到杨凤那里以提供粮食,并实行合作为诱饵来进行欺骗,成功拉拢了杨凤。曹操也因此顺利到达洛阳。抵达洛阳后,曹操给天子百官带去了急需的粮饷,获得了朝廷的信任,为他进一步攫取最高执政权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能让迁都这件事顺利进行下去,曹操上书韩仙、张扬的罪名顺利将韩暹的司隶校尉一职转到了自己身上,而且还兼领录尚书事一职,可谓权倾朝野。随后,曹操便以京都无粮为由,欲车驾暂幸鲁阳再次骗过了杨风。乍一看,鲁阳的位置在梁县的南面,杨凤觉得没什么毛病,也没有拦截。等杨奉发掘曹操使诈后,才发现为时已晚。曹操早早的就把献帝迁到许县了。杨凤想拦截曹操也为时已晚。自此,曹操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在曹操大权独揽之后,又是怎么做的呢?

曹操带兵入洛阳,并护送汉献帝到许都。在这一过程中,他为了彻底控制朝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收拢各种权利。曹操靠拉拢杨凤顺利入洛阳,入洛阳后,给天子百官提供急需的粮饷得到了天子的信任。不仅被授予节杖和斧钺,能代天子行事,还领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其可以监视中央和地方的大小官员,又可以参与内朝的事务决策。东汉的尚书台是总理国家政务的中枢机构,在曹操大权独揽以后,曹操也开始干预尚书台,他处死了几个异己的官员,如议郎赵彦、尚书冯硕等人,任命自己最为倚重的亲信荀彧为尚书令,让他在朝中担此重任。荀彧借此机会举荐了自己的侄子荀攸。颍川名士钟繇尹川。曹操便让他们在尚书台就职。尚书台最终也牢牢的把控在了曹操的手里。至于宫中的宿卫兵士,也都是曹氏的党旧姻戚。此时的曹操把宫殿内外都牢牢把控在手。献帝西迁长安之时,朝廷日乱。自从曹操迁都许都以来,各项祭祀制度重新确立起来。荀攸、郭嘉、王烈、梁琦、张继、陈群等人也在曹操迎接献帝后不久,便加入到了曹操的阵营中,给曹操带来了不少的人才。他们从各方面为曹操出谋划策,使曹操能够任天下之智力,最终统一北方,成为北方霸主。曹操迎接献帝之后,曹操免了司徒淳于嘉、太尉杨彪、司空张喜三人的官职。曹操自封为大将军,以袁绍为太尉,此举引起了袁绍的不满,袁绍故意推辞不受。曹操为了不得罪袁绍便将大将军的职务让给了袁绍,自己担任司空一职。行车骑将军士。袁绍虽然在名义上得到了大将军之职,但他也知道大将军这个职位其实是虚职。实权在曹操手中,他也担心曹操控制皇帝以后会对自己不利,便以许都低洼潮湿为由,劝曹操把献帝迁都到鄄城,以便靠近完整丰足的地区。曹操一看就知道袁绍想要把献帝靠在黄河边上,方便自己渡过黄河去迎接献帝,因此果断拒绝了袁绍。面对曹操的拒绝,袁绍的谋士田丰劝袁绍应该早图许都,早点迎接天子,以此来动托召令响号海内。袁绍虽然也想从曹操手中抢走献帝,不过他觉得曹操目前还不好对付,自己还得防着公孙瓒和黑山贼,并没有采纳田丰的建议。通过上述各种举措,曹操得以禁锢皇帝,把持大权,取得了比其他诸侯都高高在上的政治地位。曹操也因此能动辄以天子的名义发布诏令,为自己捞取种种好处。当然,曹操虽然鸡圈一身,不过朝中仍有不少反对自己的势力,在军事上也处于群雄包围之中。为此,曹操一边扩充地盘,发展势力,一边剪除异己,解除后顾之忧,不断地将权力高度集中于曹氏。为后来的曹丕代汉称帝铺平了道路。

0 阅读:5

史记探寻者

简介:挖历史资料, 温过去光荣悲壮, 理解今日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