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以前我们天天被父母揍,却很少产生心理问题?原因有点无奈

西红柿妈妈 2024-05-10 10:03:24

前些天,网上的一个新闻很令人痛心,上一名14岁的女生跳楼自杀。

她留了一封遗书给爸妈中,她说:“你们爱的不是我,是冲进班级前十的我,是排名年级前二十的我,是考到满分的我。人生一趟,遇见你们我很荣幸,若有来生,我们不要再见面了……”

这并不是个例,而是经常可以从网上看到的家庭悲剧。

很多家长在惨剧发生以后,才开始反思,孩子应该就是心理健康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也已经晚了,追悔莫及。

曾经我在《国民抑郁症蓝皮书》中显示:抑郁症患者中,有50%是在校学生;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到总人数的32%。

看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经到了很糟糕的情况。

于是,有一些家长就开始疑问:孩子吃好、喝好,被全家人宠爱着,为什么会抑郁?以前的孩子天天挨打,为什么却很少出现心理问题?

也许我们对比一下,自己的生活和孩子有哪些不同,就能够得出想要的答案!

第一,那个时代挨打是家常便饭,很少有孩子放在心上。

如果你是一个70后,被父母打一顿,会觉得是很习以为常的事情。因为你身边的同学、朋友都是被这样对待的。

70年代、80年代,家长打孩子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家长觉得自己是对孩子负责任,孩子当然也是习以为常,很少产生逆反心理。

但现在每个家庭的孩子也就一两个,都是非常珍贵的,舍不打骂更舍不得打。而且整个社会,也是非常不提倡打孩子的。

这样的背景下,你还打孩子,会让孩子觉得没有面子,是不是做错了天大的事情,自我认同感低就容易抑郁。

第二,那个年代的孩子天天在外面浪,体力挥霍掉了,很少有时间抑郁。

过去的家庭很贫穷,孩子没有好的衣服穿,没有丰富的零食、玩具,没有贵族学校上。

但是,他们却过得很幸福,很少产生大量的负面情绪。

回想以前孩子的童年,有充分的时间去和大自然亲密地接触,上山挑菜、下河摸鱼、上树掏鸟窝。

孩子在一起玩,虽然不是正规的集体活动,却培养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克服各种困难,也让孩子有了坚韧不拔的品格。

至于抵抗犯错以后,父母的一些体罚,根本不会产生心理问题。

而现在是物质非常丰富的社会,孩子吃穿玩的东西非常多,但孩子的世界可能更空虚了。

他们沉溺在虚拟的电子世界中,很少有时间去接触大自然,自然他们的心理变得越来越脆弱了。

时代在进步,我们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都有了很大的不同,“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孩子们了。

我们的教育,更不能只是着力于把孩子培养成社会精英,在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孩子首先要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之后才能成才。

家长、教师引导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付出很多!

第一,家庭中,要建立彼此信任、温暖的亲子关系。

有很多父母会觉得,孩子不应该抑郁,因为自己明明很爱孩子,他们为什么不能向父母诉说呢?这说明孩子并不信任父母。

父母只有和孩子建立稳定的亲子关系,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多陪伴孩子,关心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的内心,多给予孩子积极的回应和鼓励,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当他面对困难的时候,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是有靠山的,才会勇敢面对。

第二,养育孩子的过程,需要父母有耐心,有爱心。

孩子产生心理问题,和他们生活的家庭环境息息相关。

父母长期冷战、争吵,父母离异,这样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的精神焦虑、紧张,心理压力大,容易出现问题。

而那些心理健康,性格开朗活泼的孩子,他们大多生活在温馨、舒适、宽松的家庭环境里。

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父母应该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多带领孩子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

在和孩子的沟通交流中,我们也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多用鼓励地方式表达,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面对困难和挑战。

当孩子做不到的时候,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去分析问题,引导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当孩子做事情有进步的时候,我们就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夸奖和物质奖励。

第三,家长和老师以身作则,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遇到事情如何解决?家长对待生活、工作、人际关系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处事方式。

家长、老师都应该以身作则,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困难,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

用我们的行为和态度来影响孩子,面对挫折和困难不退缩,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多点尊重、理解和包容。

在个人成长方面,做一个热爱学习、不断进步和成长的人,带领孩子成为一个阳光、自信的人。

心若向阳,何惧悲伤,让我们带着孩子向着阳光,出发!

互动话题:你的孩子,现在心理方面健康吗?

1 阅读:1441
评论列表
  • 2024-05-11 06:19

    我就是个60后,不是什么心理问题都没有,是一直都被忽略着[得瑟][得瑟]

    沉默是金 回复:
    哈哈,是,我90后去看心理医生,我以为现在要么是青少年抑郁和中年人压力大导致抑郁多,结果60后看心理医生是我当时排队看疹中占比超过一半,我父母70后我感觉问题比我大多了。

西红柿妈妈

简介:自媒体育儿达人,两个孩子的妈妈,教你更科学的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