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天下:网络骗局新变种,假“靳东”们依然批量制造的“爱情”陷阱

戴眼镜的李老师 2024-05-07 13:01:07

近期,一种新型网络诈骗手法引起了公众和执法部门的关注。一些不法分子冒充知名演员靳东的身份,在社交平台上以恋爱为名进行诈骗。据悉,这些诈骗者通过创建假账号,利用靳东的照片和信息,与受害者建立情感联系后,以各种理由诱导受害者汇款。

这种诈骗手法的关键在于利用公众人物的信任度和影响力。靳东作为广受欢迎的演员,拥有大量粉丝,诈骗者通过模仿他的个人资料和照片,轻易获得了受害者的信任。在建立了情感基础后,诈骗者会编造如生意周转、紧急医疗等理由,向受害者索要钱财。

网络安全专家指出,这种诈骗手法的成功率相对较高,因为它不仅利用了技术手段,还利用了人性中的善良和对爱情的渴望。专家提醒,公众在网络交友时需保持警惕,对于陌生人的突然热情和请求应持谨慎态度。

目前,已有多名受害者报案,执法部门已经介入调查,并提醒公众注意个人信息安全。同时,靳东的工作室也发表声明,强调靳东本人不会通过任何社交平台进行金钱往来,提醒粉丝提高防范意识。此外,社交平台方面也面临着加强监管的压力。专家呼吁,社交平台应采取更有效的措施,识别并关闭这些虚假账号,保护用户的安全和利益。

在“假靳东事件”中,犯罪团伙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冒充明星身份,以谈恋爱、应援、投资等名义骗取中老年女性的财产,对受害者造成情感伤害和实际财产损失。这一事件实则是一种网络“杀猪盘”,骗子们通过利用不法手段搭建虚假账号、伪造明星身份,利用精巧的聊天话术满足网友的情感需求并逐步培养网友对“假靳东”的信任,最后假借“投资、公益、应援、恋爱”等各种名义引诱网友转账。

靳东本人对此事件做出回应,表达了对社交网络管理混乱的担忧,并指出需要思考中老年人的情感满足需求与社会规则之间的平衡。心理专家表示,中老年人由于认知水平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多关注其精神需求,以减少被骗的风险。

“假靳东事件”背后暴露的不仅是网络诈骗的问题,更是网络审核与监管的缺陷。《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提到,恶意假冒、仿冒或者盗用组织机构及他人公众账号生产发布信息内容,属违规行为,同时,行为人虚构自己是明星本人对受害人进行诈骗,使受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基于错误认识交付财物的,构成诈骗罪,同时这也是一种侵犯明星肖像权的行为。

尽管明星在积极维权,平台方也在清理内容,但是“假靳东”们手段狡猾,用东哥、东弟,在名字里加标点符号等文字游戏的方式逃避平台规制。这也警示网络平台必须与时俱进,练就“火眼金睛”的监管能力、完善监管体系。平台应对入驻主体资质证照进行审查,加强网络内容审核,对虚假伪造账号严厉打击,及时清理违法违规信息、积极联动执法机关消除违法违规行为,担当好把关人的角色,搭建预防诈骗的“防火墙”。

“假靳东”诈骗事件也提醒我们,除了监管部门需要持久发力以外,中老年网民群体的媒介素养提升也很重要。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此类问题的重视,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引导,尤其在老年群体中,要广泛开展直播、短视频等平台的防诈骗培训,提升网民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通过核实网络信息、多与家人沟通、及时报警求助等方式防止网络诈骗的火苗持续蔓延,营造安全有序的网络空间。

0 阅读:1

戴眼镜的李老师

简介:关注大鱼号:戴眼镜的李老师,让我们带上眼镜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