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运动的愈演愈烈,传达了什么信息?

长亭看秋叶 2023-12-05 20:44:32

汉服被满清文化专制政策压抑了三百年,在新中国新文化时期;在这个文化大繁荣,在这个全球文化大融合时期,以汉服为代表的中华文化逐渐复苏。汉服运动是由民众自发发动,后来带动相关部门,本质上是民心所向,是中华文化走向复兴的一种体现。

衣冠,这最能辨识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标志,同时也是最能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结晶。人们看到和服就知道它是日本的服饰,代表着日本和日本文化。同样,牛仔裤、嘻哈服等也有其强烈的独特标志和背后的历史。我知道我们的同志们有反封建的优良思想观念,但有些伙伴似乎走入了一个极端,只要认为是“古”的东西,则认为全是带有“吃人”的含义。然而,我们不能狭义地限定于东方的一切东西——西方的、北方的、南方的不管,东方的就是不行。

我常常见到一些朋友们说一些地方搞文化消解,为此常常义愤填膺震怒于政府,大骂一些人数典忘祖,大骂一些事离经叛道。但诸位又没发现一个事,本质上是我国文化和我国同志的思想走向了分裂。一方面人们渴望本国文化走向世界,一方面又在无休止地批判本国文化。为此我有时候问一些渴望文化输出的朋友,输出什么文化,他们常常说天下大同的思想观念,耀眼的华冠丽服,好吃的美味佳肴。有时候我又问无休止批判本国文化的群体,他们说儒家是糟粕,他们说汉服是糟粕,他们说汉人是糟粕。

社会应该有不同的声音,在今天看起来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我个人也认同这个观点。但我不同意打着自由而搞胡言乱语、胡说八道、胡诌乱扯的事,那样只不过借着“自由”而搞纵欲、纵乱、纵行,本质上是文明的倒退、是道德的滑坡。孔子曾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当然看到这有些人开始不屑孔夫子了,那我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吧,“文明是压抑欲望的结果”,罗斯金说“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我想文明、文明的社会、文明的行为,不该是禽兽不如、无理取闹、伤风败俗、龌龊卑鄙吧?

汉服除了是文化复苏的一个映射,同时也是反应出了我国人民从吃不起饭、穿不起衣走了出来,开始挖掘一些精神粮食。西装固然帅气,但终究笼罩着一层看不见的隔阂;和服也固然秀丽,也有着一些让人感到熟悉的身影,但毕竟是别人的。有时候我们看着敦煌壁画、古籍、古画、陶勇、雕绘中那些或端庄大气、或翩翩仙气;或黼黻麗服、或绫罗绸缎,会幻想自己何时也有一件一样的、自己身边也有身着如壁画里的一样的。可纵观身边形形色色的老少男女,穿着虽然好看,可却少了那一份属于记忆深处的文化身影——自己似乎身在很熟悉的地方,内心却感到孤寂。我个人强烈认同汉服运动并且支持汉服运动,也参加汉服运动。但我必须批评一些汉服守旧派——这些人在阻碍汉服的复兴和发展!

历朝历代的汉服都在改变,汉朝没有全搬秦朝服饰,晋朝也没有照抄汉制汉服 唐朝宋朝明朝的汉服也不一样。正是汉服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中才有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在当今这个不进步就淘汰、不改变就灭亡、不能适应节奏就死亡的社会情景之下想让汉服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就必须让她一直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下去!

当然我也没有全盘否定守旧派之意!我个人建议这些群体走专业化路线,专注于汉服溯源和复原以及形制的创新和改进,为中华文化添砖加瓦!社会具有新陈代谢和融合古今的特色,同时人也具有审美选择和审美疲劳的特点!复原出来的汉服惊艳世人那么她自然会被吸纳进当今服饰文化!人有审美需要和审美疲劳总是身着一种款式一种纹饰不过多久一定会感到厌倦!如果真心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为了汉服的长久发展,我们不应该把汉服限定于古制之中,我们应该持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尊重不同的声音和观点,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

2 阅读:269
评论列表
  • 2023-12-16 15:44

    儒家确实是糟粕,但这关汉服屁事! 强行扯一起,其心可诛

    用户56xxx07 回复:
    呵呵,春秋的鲁宋用亡国的教训告诉你:孔学名高实秕糠!
    明月清风 回复: 用户56xxx07
    其所行之政是儒家?是不是拿史料说话。
  • 2023-12-26 02:26

    看到一些女性穿改良过的汉服,满好看蛮漂亮的,至于男人嘛,就别凑热闹了![呲牙笑]

    哄哄唧唧 回复:
    叫兽禽兽够多了,就别再戴冠了吧!看到香港的法官和律师还戴着英属殖民地的假发,真的恶心透了![抠鼻]
    用户56xxx07 回复: 哄哄唧唧
    最恶心的,就是台湾!给白皮当狗,还要自备狗粮,简直贱到家啦!
  • 2024-01-03 10:54

    女人可以穿,男人就别穿一点不好看

  • 2024-01-01 14:03

    什么叫愈演愈烈?汉服运动应该且必须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