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南阳,为什么不去辅佐刘表?

甲骨文 2024-01-31 00:32:56

当时刘表为了保卫荆州不被侵犯,就把荆州治所放到了襄阳,以遏制曹军南下荆州必经之路。刘备再次丢失徐州后就一直寄居荆州。刘表把他安排到了南阳郡新野县,作为抵御曹军第一道防线。火烧博望坡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个地方。刘备在荆州一共寄居了八年。在这八年时间里,他一方面抵御曹军,另一方面训练水军,还有就是结交当地士族。在一个地方待的时候久了,他就会慢慢了解当地风土人情。隆中在襄阳城西仅二十里处,也算是襄阳城地理核心圈范围以内,刘备了解到有诸葛亮这么一个人也是早晚的事情。

不过话说回来,诸葛亮怎么就选择了没有任何根基的刘备?当时刘表坐拥荆州,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不比寄人篱下的刘备强太多吗?再说,刘备的宗亲身份比较虚,刘表可是实打实的宗亲,按理说更有号召力。假如诸葛亮去辅佐刘表,不是更容易成就事业吗?

其实,这和诸葛亮平生夙愿有关。

诸葛亮在隆中的时候,“每自比管仲、乐毅”。管仲是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名相,乐毅是带领燕国军队攻下齐国七十城池的名将。可见,他的志向不在小。

《魏略》曰: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诸人仕进可至郡守、刺史也。”三人问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

在他眼里,谁可以辅佐?

曹操是最先可以排除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曹操这个时候已经基本上是整个北方最强大的势力。他身边的谋士如云,有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贾诩等很优秀的一干人等。大将也很多。如果他过去了,很有可能只是做一个太守级别的官,极大不可能做他期待的“管仲乐毅”。他的好朋友徐庶和石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去了魏国,最终也不过是中郎将和郡守级别。

其中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和御史中丞。这两个职位分别是秩两千石和一千石。中郎将是光禄勋的下属,而光禄勋是掌管宫中事务的官。御史中丞也不是要职。

石韬官至郡守和典农校尉,都是秩两千石。典农校尉是军队屯田区的主管,基本上和郡守差不多,只不过郡守管理的是一般地区,而典农校尉管理的是军垦区。

就连后来的诸葛亮也大为叹息:“魏国士人这么多啊,石韬和徐庶过去了也只是做这种小官而不见重用!”

初平中,中州兵起,(徐庶)乃与韬南客荆州,到,又与诸葛亮特相善。及荆州内附,孔明与刘备相随去,福(徐庶,原名徐福)与韬俱来北。至黄初中,韬仕历郡守、典农校尉,福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逮太和中,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才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第二,就是诸葛亮家族这一支系的政治站队问题了。诸葛亮很小父亲就去世了,他和三弟诸葛均是被叔父诸葛玄带大的。而诸葛玄是袁术的人。曾经被袁术安排到江西豫章郡做太守,但是后来朝廷安排了新的太守,所以没去处就投靠了刘表,安家南阳。袁术和曹操从一开始就是政敌。所以从这层关系上来说,诸葛亮也不太可能去曹操那里,除非有高人推荐。而他们长期隐居南阳,和曹魏的朋友圈有距离。

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

所以诸葛亮只能选择要不要效力刘表。如果不愿意效力刘表,他再物色其他明主。这是基本逻辑。

那么他能在刘表身上实现“管仲乐毅”的政治理想吗?

那要看看刘表是什么样的枭雄了。

刘表年轻的时候号称八骏之一。他孤身一人进入荆州并能稳坐荆州也说明是有能力的。袁术在南阳,联合孙坚攻打襄阳,企图夺取荆州。但是孙坚这么猛的人也被刘表反杀。

即使是非常善于打仗的凉州兵之一张济带兵进入南阳抢夺军粮,也被刘表杀死。张济的这支军队转由侄子张绣统领,让曹操吃尽了苦头,接连攻打三年都没有成功。但是这些武功都只是说明了他的守城能力很强,另外襄阳城也是易守难攻,助力了他的守城本领。

但是如果要说到主动进攻的话,那就很一般了。长沙太守张羡反叛的时候,刘表围城好几年都攻不下。这也是其能力的说明。

长沙太守张羡叛表,表围之,连年不下。羡病死,长沙复立其子怿,表遂攻并怿。

很有可能刘表也自知手下这群荆州兵善于守城,但不善于攻城。所以,他也尽量避免主动出击,和他本人的性格完美地统一了起来。

太祖与袁绍方相持于官渡,绍遣人求助,表许之而不至,亦不佐太祖,欲保江汉间,观天下变。

《汉晋春秋》曰:太祖之始征柳城,刘备说表使袭许,表不从。及太祖还,谓备曰:“不用君言,故失此大会也。”备曰:“今天下分裂,日寻干戈,事会之来,岂有终极乎?若能应之于后者,则此未足为恨也。”

刘表从不主动作为,只想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也很反感别人叫他投降曹操。但是自己的这种坐拥荆州世代相传的思想就很不现实。

假如诸葛亮辅佐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成就一番霸业。

并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我在其它文章里也介绍过了,刘表当年“单马入宜城”,他是和荆州本地士族是互惠共生关系。而本地士族,比如蒯越、韩嵩、刘先互相抱团,组成小团伙。就连投降曹操,都是他们几个人找刘琮秘密商量好的,甚至都不去通知协防樊城的刘备。

刘琮乞降,不敢告备。备亦不知,久之乃觉,遣所亲问琮。琮令宋忠诣备宣旨。是时曹公在苑,备乃大惊骇,谓忠曰:“卿诸人做事如此,不早相语,今祸至方告我,不亦太剧乎!”引刀向忠曰:“今断卿头,不足以解忿,亦耻大丈夫临别复杀卿辈!”遣忠去,乃呼部曲议。

假如诸葛亮加入刘表幕僚,我估计很难融入这个圈子里。所以,综上所述,他肯定不会选择刘表。而刘备正好能给予他理想的条件。

0 阅读:2

甲骨文

简介:欢迎关注我,给大家讲解不为人知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