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的统治为何短暂?既不重用皇族,也不用外戚,更放弃宦官势力

梨评历史 2024-05-18 09:57:59

曹魏虽然是三国里最先建立的政权,但却是三国里皇帝最先丢权的,自魏明帝曹睿之后,曹魏少主曹芳即位,皇权旁落,经过几番争夺,最终落在了司马家手上,这一年,曹魏开国仅三十年。

而后十几年里,司马氏进一步夺权,最终完成了改朝换代之举,可以说曹魏的后面十几年,所有的皇帝都是傀儡,远不如同时期的蜀汉和孙吴。

曹魏虽强,但丢权最快

为何曹魏的统治如此短命呢?其实就在于一开始的根基就没打好,归根结底就三个:既不重用皇族,也不用外戚,更放弃了宦官势力。

先看看曹魏的基本盘,曹丕为了篡位,不得不向门阀士族让渡一部分权力,也让曹魏天然分成了两派,即夏侯氏、曹氏等远亲控制的军权,以及门阀士族控制的政权。

而这其中,曹魏又特别倚重夏侯氏和曹氏这些远亲,这明显有些不正常。

毕竟一个正常的政权,绝对不是一家人治理天下的,而是一群人。

在皇位世袭下,皇权周围必须围绕着一群权贵家庭,这些权贵家庭一般都是跟随开国皇帝打天下的信得过的武将,也就是勋贵,他们在开国之后,也会拥有世袭的爵位,并且在朝廷之上拥有一定的地位。

如此一来,他们作为既得利益者,必然会绝对拥护皇权,而他们又会和通过其他方式(比如察举制和科举制)上来的精英们结合,在朝廷上形成一个比较良性的循环,这样就可以让政权得以稳固。

但曹魏不一样,他们并没有这样一群稳固且能够影响朝廷的勋贵阶层。

勋贵势力,是巩固皇权的重要依托

那么有人问了,跟随曹操打天下的除了夏侯氏和曹氏外,不还有其他一批名将吗?比如五子良将。

然而曹家毕竟是篡位的,必然会防备其他武将有样学样,自然对非夏侯氏和曹氏的将领有着诸多的防范。

以五子良将为例,其后代,基本都被排除权力核心阶层。

比如威震逍遥津的张辽,其儿子张虎在曹魏建立后虽然袭封晋阳侯,但官职不过是五品的偏将军,而张辽的孙子张统在史书都快不见踪影了,很显然,张家已经被排除在决策层之外;

至于于禁的儿子于圭,史书只记载了袭了爵位,其余没啥事迹;

张郃虽有四个儿子,但连名字都未能流传于后世;

徐晃的儿子徐盖,史书记载他承袭爵位然后薨了,也没啥作为;

稍微混得好的大概就是乐进的儿子乐琳了,一度官至扬州刺史,但三国时期,扬州大部分都被孙吴占据,曹魏仅仅掌握淮南一带,属于边关守将,然后在诸葛诞之叛的时候被杀。

五子良将,后代大都一般

那么有人说了,他们能力不行,不受重用,但看看蜀汉二代们的官职。

关羽的儿子关兴,担任侍中、中监军的高官,其儿子关统还娶了刘禅的女儿为妻;

张飞的儿子张绍,则担任尚书。尚书仆射的官职,而张苞的儿子张遵也官至尚书;

马超的儿子马承,其女儿嫁给刘备的儿子刘理,算是和皇室联姻了;

赵云的儿子赵统,则担任虎贲中郎将,位列三品,另一个儿子赵广担任牙门将,这曾经是赵云担任的官职;

至于黄忠,其儿子黄叙早逝,这没办法了。

说实话,蜀汉的功勋二代能力大都一般,但基本都能和皇族通婚,甚至掌握部分的兵权和决策权,但仅仅影响决策而已,毕竟真正掌权的是大将军姜维,是一个没啥背景的曹魏降将,但却靠能力脱颖而出。

从这一点看,蜀汉的政权才是一个正常的政权

从这一点看,蜀汉的政权才是一个正常的政权,身边有信得过的勋贵子弟,还能吸收精英进入朝堂。

但曹魏,不管你功劳多大,通通不能掌权,哪怕你功高盖世,但始终会被曹魏视为隐藏的威胁,既不能和皇族通婚,也不能掌握重要职位。

但问题是夏侯氏和曹氏这些二代三代并不是各个都是精英,二代如曹真、曹休、夏侯尚短命不说,三代如曹爽等人,能力非常一般,无法承担起重任,而且资历太浅,引起门阀士族的不满。

其实在夏侯氏和曹氏远亲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曹魏还有补救办法,就是重用曹氏近亲皇族。

但很显然,由于曹操末年的世子之争,曹丕对一帮兄弟非常不信任,曹彰死的不明不白,曹植、曹彪一生都被限制,本来能巩固皇权的曹氏宗王,反而在曹魏危机的时候毫无作为,坐看自家江山被篡,自断皇权一个臂膀。

当然除了这个臂膀,曹丕又自断两个臂膀,这就是宦官和外戚。

虽然宦官和外戚名声不咋地,但的确是拱卫皇权的一个好帮手,别看东汉长期被外戚和宦官左右,但在东汉频繁出小皇帝的朝代,皇权直到汉献帝时期才彻底丢失。

很显然,宦官和外戚虽然势大,但皇权却很难被取代,来看看曹魏老前辈东汉是如何利用外戚和宦官的。

东汉外戚是什么时候上台呢?是东汉第四位皇帝汉和帝时期,汉和帝登基的时候不过十岁,朝政大权都被外戚窦宪掌握,成年后的汉和帝为了夺权,联合宦官与部分朝臣彻底铲除了窦宪,终掌大权。

东汉宦官

而后汉安帝也是如此,汉安帝也是幼主即位,朝政大权皆由邓太后掌握,汉安帝一直隐忍到邓太后去世,然后联合宦官和自己信任的外戚灭了邓氏,皇权再度回归到皇帝手上。

当然这些外戚和梁氏外戚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了,梁氏外戚可以说是东汉最为强大的外戚之一。

整个梁氏集团里,出了七个侯爵、三位皇后、六位贵人、两位大将军,另有五十七人把持要职,甚至毒杀了汉质帝,可以说权倾朝野,远比司马氏夺权初期强大的多。

为了夺权,汉桓帝又想到了宦官,然后让宦官联系一帮不满梁氏专权的朝臣,将梁氏一网打尽。

这就是东汉政权外戚和宦官斗争的一个缩影,当然这是东汉的一个特色。

毕竟自汉章帝以后,东汉频出小皇帝,只能让太后临朝称制,而太后临朝,必然会让自家兄弟或者亲戚在前朝为官,倚为助力,因而外戚势力不免会膨胀,甚至影响朝政。

但临朝称制总有结束的一天,成年的皇帝必然会夺权,此时朝政大权都被外戚掌握,皇帝能依靠的,只有身边一帮宦官和外戚,所以新一轮的斗争开始了。

皇帝依靠身边宦官和外戚诛灭旧外戚,为了巩固皇权,又会重用自己信任的宦官和外戚,东汉政权旧这么一直重复了一百多年。

东汉盛产小皇帝,但皇权始终没丢

别看东汉外戚和宦官频繁上台,名声极差,但皇权始终被皇帝掌握,这就是权力的平衡。

但曹操和曹丕认为,外戚和宦官是东汉灭亡的主因,为了避免外戚专权和宦官乱政的局面出现,曹丕称帝后严格限制宦官和外戚,这就导致了皇帝没有了依靠。

曹丕和曹睿可以大权在握,但他们都短命,继任的曹芳不过八岁,只能由大臣辅政了。

但由于不能靠外戚和宦官,曹睿只能选择曹爽和司马懿,就这样,曹魏政权落在了曹爽和司马懿手上。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皇权转移到了曹爽和司马懿手上,其中曹爽是第一辅臣,拥有和皇帝一样的权力,却没人来制衡。

万一曹芳日后想要夺权怎么办?身边既没有可以信任的宦官,也没有实权的外戚,更没有可以依赖的勋贵势力,连自家宗亲都没有,朝政皆被曹爽控制着,而朝臣又大都依附于他们,这就导致皇帝身边连个盟友都没有。

选来选去,似乎只有门阀士族了,但问题是对于门阀士族来说,曹氏当皇帝和司马氏当皇帝有什么区别呢?

况且曹爽能力实在太差了,很多重臣比如蒋济、高柔、陈泰等等都是支持司马懿夺权的,之后无非是没想到司马懿居然把事情做得这么绝而已。

实际上在当时,罢黜曹爽,是很多人的共识,就连太后和曹芳也是如此,毕竟罢黜曹爽可以收回权力,但没想到前有狼,后有虎,赶走了曹爽,却引出了野心勃勃的司马懿。

魏宗万版司马懿

如此一来,朝政大权又都被司马氏掌握了,曹芳想要夺权,联合中书令李丰及外戚张缉,图谋废了司马师后掌权,但因为实力过于弱小,没成什么事,反而导致曹芳被废。

东汉皇帝可以依靠宦官和外戚,但曹魏没有,不是说外戚和宦官是好东西的,但却是皇帝夺权而能依靠的对象,也是制衡的手段。

但这些曹魏都没有,没有曹氏皇族掌权、没有外戚势力依靠、没有可靠的宦官、也没有依靠的勋贵势力,自然没法制约大权在握的权臣,那么皇帝只能是傀儡。

曹芳不能,后面的皇帝也不能,只能继续当司马氏的傀儡皇帝,直到改朝换代的那一天。

26 阅读:6456
评论列表
  • 2024-05-21 16:23

    曹丕为了称帝把曹操的制衡手段打破了,曹操活着时是士族,宗室,寒门相互制衡。但是曹丕直接把宗室给废了,曹洪,夏侯尚直接被气死了。。曹休和曹真死后宗室直接无人了。。兵权没了,别人都是太平盛世削藩,结果他乱世削藩[呲牙笑][呲牙笑]

  • 胖胖 33
    2024-05-19 21:52

    确实是这样,曹魏的政权,根基不稳定。

  • 2024-05-20 21:24

    兵权被抢了,别整这些没用的。

    瓦刺留学生叫门天子 回复:
    傀儡皇帝谁都知道兵权被抢了呀!有兵权的皇帝那才九五之尊。是为什么被抢兵权的讨论
  • 2024-05-21 02:42

    主要是连续几代短命给了权臣机会,其实乱世出权臣是必然的,遇上了能力强还没活过人家没办法,相比之下孙明命短,诸葛恪志大才疏

  • 2024-05-20 18:39

    司马懿家本来就是外戚,曹魏就是外戚夺权了,只不过不是太后系的,没哪么亲,

    且听风吟 回复:
    曹魏是夺权后强行当外戚,不是以外戚夺权
  • 2024-05-19 23:11

    听说曹操重用寒门,曹丕为称帝与士族交易了。

    vKIYOv 回复:
    曹操也重视宗族,有能力的曹氏宗亲夏侯氏都受到重用,包括养子,曹真就是养子
    用户14xxx00 回复:
    说白了曹丕在死之前以为司马懿会很诸葛亮一样会忠于自己的后代呢没有把兵权做多手准备多安排几个辅政大臣就没事了[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4-05-22 04:43

    曹操死前杀孔融,崔琰这些世家代表!说明他对于世族尾大不掉,十分忌惮,不断削弱!而曹丕则是重用这些被曹操忌惮的人,这江山不易主才是没天理!

  • 2024-05-20 22:51

    说曹魏不重用皇族好像有点说不过去吧!

    不哭死神 回复:
    曹操重用,八虎骑全是曹操带出来的,但是八虎骑后继无人兵权旁落了。。
  • 2024-05-27 10:55

    无非是皇帝死的太早又托孤非人。打压宗族势力本来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像司马家后面八王之乱才是自寻死路

  • 2024-05-21 11:16

    确实是这样的,宗室没有权力,勋贵没有权力,那就只能被门阀士族掌权了

  • 2024-05-23 02:43

    然而洛水之盟给了世家门阀必得中低级官员的官位,普通老百姓没办法当官,就算有皇族外戚宦官势,基层官员都是世家门阀的人,怎么玩都是他们赢。

  • 2024-05-19 22:45

    得国不正[无奈吐舌]

    燕山寒雪 回复:
    满瓶子不动半瓶子晃荡,搞得很懂一样。刘邦呢?赵匡胤呢?刘备呢?东吴孙家呢?司马家呢?
    追梦人 回复: 燕山寒雪
    得国不正的代表就是赵匡胤和司马家
  • 阿梦 10
    2024-05-22 14:03

    司马懿毫赌一次竞然赢了靠的是司马师的三千死士……如果曹爽不窝囊胆小随时号令天下兵马勤王(当时皇帝在他手中)说司马懿造反更可况曹魏兵权在曹爽手中到时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夜半钟声到破船 回复:
    可见曹爽的能力,胆识都很差劲,最后身死族灭,不冤枉[得瑟]
  • weik 8
    2024-05-24 11:36

    政治最稳定的是蜀国,毕竟诸葛亮军事水平一般,治国水平却是第一流的。

  • 2024-05-19 14:26

    学秦不用皇族肯定是不行的

  • 2024-05-26 21:52

    曹操打破豪门垄断,重用寒门势力,可惜寒门掌权后变成新的豪门

  • 2024-05-20 02:28

    刘备还有另一个儿子?

    老木匠 回复:
    刘禅、刘永、刘理。
    彼岸か花落 回复:
    封禅永理
  • 2024-05-19 14:34

    世袭官二代叫正常???

  • 2024-05-20 11:49

    屁话太多,直接原因就是太短命

  • 2024-05-22 09:49

    曹魏是倒霉摊上了个司马家族,曹魏的结构才是正确的结构,合理的结构。

    夜半钟声到破船 回复:
    封建王朝,皇帝幼小还无权,早晚权臣黄袍加身,江山易主[笑着哭]
  • 2024-05-21 16:50

    司马懿能熬

  • 2024-05-22 12:17

    跟这有关系?那司马氏呢?

  • 2024-05-25 11:42

    魏五子跟蜀汉五虎比是典型的碰瓷,曹魏能对标蜀汉五虎的是魏八虎骑,五子是八虎骑的打手

梨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