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离场,国际风云再起:谁将成为下一个“菜单”上的焦点国家?

小微军机阁 2024-04-29 15:02:03

布林肯最著名的言论是什么?那就是他的“菜单理论”:如果你不在桌边就餐,可能就会成为菜单上的一道选项。

布林肯任内二度访华结束,这可真是个有趣的巧合。那么,他究竟能够带回些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从中美以及全球这三个方面入手。

中国在布林肯访问前后能够向他提供什么?在此期间,布林肯发表了各种言论,包括不支持俄罗斯、不购买伊朗能源等等。然而,尽管他言辞激烈,但中国实际上并未从中得到任何实质性的东西。

他对于要求的无理程度逐渐升级,仿佛误以为当今的中国是清朝百年前的版本?这种想法简直可笑。其实,布林肯对此心知肚明,曾深刻体会到“中国不吃这一套”的含义。那么,为何他还要高调张扬这些毫无根据的要求呢?

只为一个目的,这并非是为了对中国说的,而是为了美国国内和全球,以此彰显:美国仍然是全球的领导者。这实际上也是美国一贯的做法,每当他们出访,都是大张旗鼓、声势浩大,甚至连大多数民众都感到厌烦。然而,他们却乐此不疲。

其次,布林肯可能给美国国内带回的东西?简而言之:借口!说美国不努力,实际上是因为中国不给机会。

这就是为什么布林肯回国后态度发生了变化,他大声说道:美国将继续推动中国不赞同的行动!那么,什么是中国所不喜欢的行动呢?我们需要从全球的角度来谈论这个问题。

众所周知,当前正处于百年大变局之中,然而即使处在如此重大的变局中,要想让中美俄三国发生直接冲突,可能性并不大。换言之,只要这三国之间没有直接冲突,就不太可能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拜登多次强调美国不参战的原因,这也是俄乌冲突爆发后的情况。

美国在以色列和伊朗相互攻击时表示:“我不寻求与你打交道,伊朗。” 这并不是因为伊朗强大,而是因为背后有两个强大的支持者。 其中,中国是最令人担忧的,不仅稳如泰山,而且充满活力。

美国根据一战和二战的经验,始终审慎行事,知晓胜败的关键。尽管布林肯在中美两国的访问中几乎一无所获,但这必将引发全球变局。

布林肯的“菜单论”揭示了一些国家可能会陷入“菜单”之中。那么,究竟是哪些国家,以及它们为何会陷入“菜单”呢?

美国把菲律宾放在谈判桌上,其实是想与中国对抗,这一点人人都看得很清楚。就像一种让人不舒服的试探。

美国为何坚持让菲律宾加入“菜单”?笔者觉得这是为了应对东盟经济圈。当前,我们与东盟的贸易量位居首位,而菲律宾恰巧是东盟成员国之一。

因此,美国的目标是通过牺牲一个菲律宾,破坏东盟经济合作,干扰亚太地区的经贸联系,以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实现一举三得的局面。

美国的计划虽然构思精巧,可惜要实施起来并非易事。首先,菲律宾虽然是东盟成员,但并非代表整个东盟。当前,东盟各国对菲律宾的这种“引狼入室”的举动感到非常不满,毕竟谁愿意在自己的地盘上闹翻呢?难道不是共同欢度美好时光更为理想吗?

谁都明白“先捉王后捉贼”的道理。美国是“王”,因此针对美国是理所当然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美国每次在南海拉拢一群盟友进行军事演习,却总是碰壁甚至引发笑柄。

菲律宾的上菜水平几乎是无法撼动的,就算跳得再高也难以超越,梯子都无法及时接触到,只能摔得清醒一下了。

第二点:关于日本。在布林肯访问中国之前,日本已经成为热门话题,你不信?只需看看日元汇率等方面就能理解。换句话说,日本与菲律宾一样,也是被美国强行提及的。

在日本提出这个方案的原因是为了在这里重演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实际上是在借用克隆的手段。换句话说,美国需要一个新的“血源”,而1998年的“血源”是泰国,而这次则是日本。

在日本,这一现象可以称为黑洞效应,吸引了来自亚洲各国的资金涌入,投资日本的低位资产并在此固定,这种情况将造成其他国家的压力增大,一旦成功,美国将迎来盛大的时刻。

这一次,美国却未能发挥作用,原因何在?因为中国挽救了亚洲各国,导致日本成了“回头客”,未能制造“黑洞效应”。

此时,特别需要关注日本。这个国家有着极其浓厚的赌运习惯,对于以战争转移注意力的动机仍然相当强烈。因此,当布林肯离开后,日本立即出现了一群人开始炒作钓鱼岛等问题,这些都是明显的信号。

印度是第三个需要考虑的国家。没错,就是印度。尽管它是金砖国家的成员,但却成为了金砖国家中唯一支持以色列的国家。这种行为如何描述呢?没错,可以称之为背叛,或者说是与“金砖国家”自绝一干。

需要注意的是,大变局其实就是指各国齐心协力推翻美国的单极霸权。以色列可以说是美国霸权体系的支柱之一。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出印度的背叛了?换句话说,印度已经成为了美国单极霸权的“护法”。

印度的地缘位置极为关键,它可以通过陆路封堵巴基斯坦通道。一旦这条通道被封锁,伊朗将失去一支强有力的外援,所以现在你明白为什么伊朗总统突然访问巴基斯坦了吧。

印度可以在海上与美国配合执行印太战略,该战略的严重性几乎人人皆知。现在要问的是:印度是否会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很有可能!

美国迄今未动用印度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考虑到印度的大选,需要内部整合,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要保持实力以应对更紧迫的挑战。

南亚印度会坐视东亚日本的任性吗?再加上菲律宾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美国在这个问题上也有话语权。因此,对印度而言,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这是一项严峻的挑战。

其他地区的情况也需留意,先看看亚洲,然后再转向欧洲。白俄罗斯、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这五个国家的出现频率相当高。白俄罗斯需与俄罗斯保持协调,而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则需与北约合作。

中东地区又如何呢?目前菜单上只有以色列一家,但埃及、伊朗、黎巴嫩、叙利亚等国也有很大可能被加入进来。这取决于美国的行动。一旦美国决定介入中东事务,以上这些国家都将无法置身事外。

最终,需强调一个国家始终会成为焦点,那就是美国本身。目前,其内部潜藏风险,无法有效应对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而与中国的竞争中,也未获得实质性收益。

如果持续观望下去,依然难以遏制犹太资本或势力的势头,反而可能被他们所主导,那么唯有亲自出手,才能有自救的机会。

以上当然只是笔者的个人见解,可谓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而已……

0 阅读:129

小微军机阁

简介:一个军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