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梁漱溟会议上与毛主席争吵,晚年感叹不该伤了他的感情

花开无田 2023-11-26 19:44:22

“今天我要看看毛主席有无雅量收回他的话。”

“告诉你,我没有这个雅量。”

1953年,全国政协常委扩大会议上(后转为中央人民政府扩大会议)周总理作了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报告。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小组讨论时,梁漱溟先生的一席发言却掀起了巨大的风波。

最终,这场风波甚至直接演变成为了梁漱溟与毛主席在会议上的针锋相对,也就有了上面二人的一席话语。

而面对梁漱溟的激烈发言,会场上有人开始大喊"梁漱溟滚下台来!"如是这场惊心动魄的争吵才算作罢。

梁漱溟为何会与毛主席争吵,他的发言又说了些什么?作为当事人的彼此又是怎么看待此事呢?

梁漱溟有着传奇的一生,尤擅研究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对国学也是深谙其理,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 。

而毛主席与他之间的关系,可谓是亦师亦友。

五四时期,虽然没有高等学历却有高等学问的梁漱溟便已经在北京大学担任哲学教授。

彼时,与他同岁的毛泽东则在杨昌济的介绍下担任北大图书馆的管理员,同时寓居于杨昌济家中。

这一期间,梁漱溟时常与杨昌济讨论问题,因此多有前往杨家拜访。也恰是因此才与毛泽东结识,对于这样一位饱学之士毛泽东当然十分崇拜,后来毛泽东还加入了北大哲学研究会,聆听梁漱溟的哲学讲座。

而随着时局的变迁、选择的不同,二人的再次相见却已经是抗日战争期间了。

当时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理论》璞一问世,便引发了关注。作为名人,梁漱溟也被蒋介石邀请担任参议员,但是国民党的腐败、节节败退都让他颇为寒心、十分悲观。

1938年1月5日,梁漱溟访问了延安。一别经年,还是毛主席主动提及过往诸事,梁漱溟才算记起。故人重逢,梁漱溟也不客气。

“中华民族会灭亡吗?”

“中华民族是不会亡的,最终中国必胜,日本必败,只能是这个结局,别的可能没有!”

紧接着听着毛主席的多方面分析,梁漱溟也算才转变了悲观观点,对于共产党的认识也有了转变。

短短的数日间,梁漱溟便与毛主席又了8次单独谈话,尽管对于中国今后的发展仍有相左意见,但对于毛泽东他也直接评价他“绝伦逸群”。

1946年3月,梁漱溟又再赴延安。期间,梁漱溟又与毛主席多次长谈。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对于梁漱溟的冲击是相当大的。毕竟这也涉及到了1938年他访问延安时与毛主席的争论——阶级论与改良主义(他认为改良主义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但不得不说梁漱溟先生不愧为一代大师,为此他还写下了《建国之路》深刻反省,并表达了对毛泽东的钦佩。

而毛主席对于梁漱溟也十分重视,不仅邀请他入京,更是引为座上宾。此中虽然彼此仍不时有意见相左,但是他们却是坦诚相见、肝胆相照,典型的君子之交。

时间来到1953年9月8日,全国政协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会议中周总理作了关于新中国过渡时期路线的报告,第三天梁漱溟在小组讨论后上作了即兴发言。

然而梁漱溟的这个发言却是石破天惊的,发言中他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关怀。他认为工人生活提升太快,但农民却被遗忘了,嫌弃了,生活艰苦,与工人之间的生活差距可谓是“九天九地”。

这样的话语也被毛主席认为是反对总路线(其实第一天当时毛主席并不在场,但显然九天九地说是刺耳的且还容易让人怀疑有挑拨工农关系,但此时并未直接点名)。

不过梁漱溟作为研究农村问题的专家,同时又考察过农改后的农村,还是犟脾气,便当晚就写了一封信给毛主席申辩。翌日,毛主席又邀请梁漱溟观看文艺演出,梁漱溟先是要求解除这一误会,未果之下梁漱溟中途退场。

其后几天,梁漱溟便遭到了一众批驳,包括周总理批判、毛主席批判。最终,9月18日的中央人民政府扩大会议上梁漱溟站上了会台,有了篇首的话语。激烈的争吵后伴随着众人的骂声,就此结束(不得不说的是,虽然争吵,但是毛主席仍旧提议梁漱溟继续讲话)。

这场公开的争论过后,梁漱溟与毛主席也再无交集。

但是梁漱溟为此写下了检讨,却无人要看,之后梁漱溟也很少说话。不过,二人之争却更多的只是意见之争而已,而在1960年梁漱溟给孙子起名时,还起了名字“钦东”,言外之意不言而喻。

在特殊时期,梁漱溟自然难逃。可面对疯狂的学生,尽管被打、被抄家,梁漱溟有的却是“一帮孩子,跟他们生什么气”的话语。

1972年,毛主席79岁华诞时,梁漱溟还送上了自己的《中国——理性之国》一书的手稿给毛主席祝寿。

毛主席对于梁漱溟同样也是颇为惦念。在争论后,梁漱溟并没有被组织处理,生活待遇照旧,其中便有毛主席的意思。

而在1975年建国26周年的日子上,毛主席看到盛大招待会上未有邀请梁漱溟,不免伤怀,做了批示“打破‘金要足赤’、‘人要完人’的形而上学错误思想。可惜未请周扬、梁漱溟。”还嘱咐送政治局各同志。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病逝后,梁漱溟参加了毛主席的追悼会,并表示他是我结识的并世人物中最衷心折服的三个人之一。

而晚年之间,这位大师每每谈及往事,他总是会说不该伤了他的感情,他去了十多年了,我感到了深深的寂寞。

事实上,毛主席、梁漱溟之间的争论是殊途同归的。毛主席着眼的是国运,而梁漱溟则着眼的是农民民生、生计。而在他们的身上也都彰显了人性的光辉。

参考文献:《毛泽东与梁漱溟的交往》.冯晓蔚《梁漱溟与毛泽东的争论》.魏敬民、徐林

《梁漱溟问答录》第113页

0 阅读:6

花开无田

简介:观点,看法,有趣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