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20岁知青放弃返乡机会留守大山,娶31岁寡妇抚养6个孩子

金大脑 2024-01-12 16:51:55

为了一个诺言,他坚守了一辈子。

我国古代有“一诺千金”的典故,而这位知青小伙的故事,就是现代版的一诺千金。他为了报恩,不惜放弃自己的前程留在大山中,娶了31岁的寡妇,带着4个孩子。直到现在,他依然在大山中坚守着。

那么,这位知青小伙是谁呢?他受到了怎样的“恩”呢?娶寡妇跟报恩又有什么关系呢?

1972年,18岁的重庆小伙张志远在上山下乡的浪潮中“插队落户”,来到了四川巴中南江县的一个小山村中。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当时十分流行的一句口号,也是世界史上罕见的城市人口向乡村迁移的现象。“上山下乡”从1955年开始,到70年代末基本结束,可以说改变了一代人的生活。张志远也正是响应了这一号召,主动从重庆这个大城市出来支援乡村建设的。

张志远工人出身,原本有着一份不错的工作,但还是毅然来到了南江县,他也是第一个来到南江县的知青。不过此时的张志远只有一腔热血,对农业知识却是一窍不通,基本就没有下过地。于是当地政府安排张志远跟老农民佘林海当邻居,让佘林海平常多照顾照顾这个知识青年,带着他一起下地。

佘林海比张志远大12岁,虽说他没怎么上过学,但种庄稼是一把好手,经验丰富,为人也忠厚朴实,热情友善。他把张志远当成自己的亲弟弟来照顾,张志远有什么不懂的他都会不厌其烦地解答。家里有什么好东西,佘林海也都给张志远留着。佘林海的妻子胡庭秀也对这个城里来的年轻人十分热情,经常邀请他到家里吃饭。

在佘林海夫妻的帮助下,张志远逐渐适应了农村的生活,终于安顿了下来,也和佘林海一家人熟悉了。佘林海一家六口,除了佘林海夫妻之外还有四个子女。这四个孩子和张志远的关系也很融洽,经常缠着张志远这个“大哥哥”,让他讲故事,和他们一起玩,甚至过年也拉着张志远一起,张志远对他们而言已经成为了家庭的一员。

就这样,张志远在南江的这个小山村中过上了清贫但幸福的生活。虽然张志远跟佘林海一家没有血缘关系,但他却在这里也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这样平静的生活一过就是两年。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两年后的一天佘林海突然病倒了,被紧急送往县医院,结果被检查出得了肺癌晚期。这种病在当时是不治之症,根本没办法治疗,更何况佘林海只是普通农民,也付不起高昂的医药费,只能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如此噩耗让胡庭秀一下慌了手脚,他们家经济条件本就不好,现在顶梁柱又倒了。她还得继续下地干活支撑家庭,根本没有精力再去医院照顾丈夫。

关键时刻,张志远承担起了照顾佘林海的重任。他主动前往医院,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佘林海,还从自己为数不多的积蓄中拿钱给佘林海买药,时不时还买点好吃的让佘林海补充营养,让佘林海极为感动。

可惜的是,佘林海的病情实在太重,如此照顾依然没能挽回佘林海的生命。几个月后佘林海还是不行了,临终前他最担心的还是自己的妻子和四个孩子。胡庭秀的身体不太好,而四个孩子最大的才8岁,最小的还在吃奶。佘林海害怕自己离世之后他们会受人欺负,甚至衣食无着,便请张志远替自己照顾妻儿。

张志远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大哥,你们把我当家人,我就也把你们当家人。你放心吧,只要我还有一口饭吃,嫂子和孩子们就绝不会饿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照顾他们到底,绝不让他们受委屈!”

佘林海听到张志远如此动情的保证,也不禁流下了眼泪。在了却了最后的心愿后,佘林海满意地闭上了双眼。

张志远说到做到,随后就承担起了照顾佘林海一家的重任。其实此时张志远自己也不过是个20岁的青年,很多人在这个年龄都还在上学。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毅然挑起了这副生活的重担,实际上成了胡庭秀家里这五口人的顶梁柱。

张志远不但要为自己的生活而工作,还要帮着胡庭秀干活,基本上把重体力活都包了。他还要帮忙接送四个孩子上下学,照顾他们的生活,几乎就没有多少休息的时间,更不用说娱乐了,这日子不可谓不辛苦,但张志远却毫无怨言。

然而,在那个思想较为传统的年代,张志远的行为还是引起了村里的一些流言蜚语。当时还有不少人坚持“男女大防”的概念,认为男女之间不应轻易接触,更不用说去人家里了。他们见张志远天天往胡庭秀这个寡妇家里跑,便私下议论起来:“你看他一个男人整天往别人寡妇家里跑,不知是想干什么呢!”甚至还有人造谣说张志远早就看上了胡庭秀。

渐渐地这些流言也传入了张志远的耳朵里,张志远作为思想坚定的新青年,对这些话根本不在意。他认为“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自己根本就没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为何要理会这些嚼舌根的人?他该干什么还干什么,还是照样去胡庭秀家里帮忙。

但是胡庭秀那边面对愈演愈烈的谣言,却有些顶不住了。一方面是因为也有不少人暗地里嘲笑胡庭秀,觉得她“不守规矩”,老是和别的男人在一起。这给她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对张志远感到愧疚,毕竟张志远已经帮了自己这么多,却还要被人背后嚼舌根。要不是自己,张志远也不用承担这么大的压力。

于是,在张志远又一次来家里帮忙的时候,胡庭秀终于狠下心来拒绝了他,告诉他以后都不用来了,要将张志远赶走。胡庭秀这话看起来狠,但张志远知道她的内心其实十分不舍,不忍心赶自己离开。

张志远很清楚胡庭秀究竟在担忧什么,她赶走自己其实也是为自己好,希望自己不再受她家里的牵累,能够拥有自己的新生活。

但张志远也知道胡庭秀别无选择,她一个寡妇要带四个孩子,日子实在太难了,没有自己的帮助几乎不可能撑得下去。此时胡庭秀年龄也大了,许多人又将寡妇带的孩子视为“拖油瓶”,胡庭秀这个情况基本不可能再改嫁了。只有自己,才是唯一能照顾他们的人。张志远想到了当初对佘林海许下的诺言,既然承诺了,他就一定要履行到底。

想到这里,张志远决心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直接和胡庭秀结婚,两人成为名正言顺的夫妻后,张志远照顾他们一家就是理所应当的了。

张志远就直接卷起铺盖到了胡庭秀家,向胡庭秀表明了自己的想法。胡庭秀一听顿时惊呆了,连连拒绝。她当然不是看不上张志远,而是觉得张志远就这么和自己结婚实在太委屈了,他明明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

要知道张志远可是当时少有的知识青年,而且身强体壮,长得又帅气,要是找对象的话不少年轻姑娘还会主动追求他,村里就有看上张志远的人。而胡庭秀这年31岁,足足比张志远大了11岁,又是个寡妇,还已经有了四个孩子,怎么能和张志远在一起呢?

但张志远却十分坚定,表示自己不会辜负当初的承诺,也并不觉得胡庭秀是拖累。他郑重地说:“只有我,才能照顾你们。”

胡庭秀感动得泪流满面,默许了此事,两人就这样结为夫妻,生活在了一起。张志远本来就和胡庭秀一家是邻居,这下更方便了。他直接将两家之间的墙打通,房子一下就变大了,也象征着两家合为一家。

对于张志远和胡庭秀这对奇怪的组合,村里人都十分震惊:张志远明明有着远大前程,为什么非要和胡庭秀这个大了他11岁的寡妇在一起呢?但两人已经成为了合法夫妻,一家人互相照顾也理所应当,大家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胡庭秀的四个孩子本就和张志远十分亲近,见张志远和他们生活在了一起,更是十分激动,纷纷喊张志远“爸爸”。但张志远却严肃地告诫他们说:“不要喊我爸爸,你们的爸爸只有一个,你们永远都姓佘!”

结婚后张志远成为了家里名副其实的顶梁柱,干活更加卖力了。当时生产队有一项到森林里拉竹子的任务,非常辛苦,但工分给得多。于是张志远几乎每次拉竹子都会报名,别人拉五六十斤,他直接拉一百二十斤,拉到地方时脚上已经都是血泡。当年嘲笑他的村民也纷纷被他的精神所震撼:“他真的是拿命干活啊!”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而张志远就曾得到过这么一个“由俭入奢”的机会。70年代末上山下乡运动基本结束,中央出台了知识青年返城的政策。

张志远本就出身工人家庭,有城市户口,要返城自然十分容易。但在他人为返城名额而争抢的时候,张志远却想到了当初的诺言,便毅然放弃了这个珍贵的机会,选择留在农村照顾胡庭秀一家。

直到今天,距离张志远下乡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但他依然坚守在大山里。在经历了多年岁月的磨砺后,张志远已经不像当初那么精力旺盛了,但他信守诺言的品质依然没有改变。

在充满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现代社会里,却还有这么一位坚守诺言,乃至为了诺言而牺牲自己,坚守一生的人物,实在令人感动。人无信不立,张志远虽然平凡,但他坚守诺言的壮举值得我们尊敬。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156

金大脑

简介: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