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侯君集

潇潇沐晨 2024-04-29 11:02:58

侯君集(?-643年)是唐朝时期的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出生于豳州三水县(今陕西省旬邑县),是北周平州刺史侯植的孙子,因此出身于官宦之家。

侯君集早年便加入了秦王李世民的幕府,参与多次征战,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在玄武门之变中,他发挥关键作用,帮助李世民成功夺得了皇位,从而奠定了自己在唐朝军事界的地位。由于他在玄武门之变中的卓越表现,与长孙无忌等五人并列为功臣第一,因此被授予右卫大将军的职位,并被封为潞国公。

贞观四年(630年),吐谷浑可汗伏允屡次侵扰唐朝边境,这引发了唐朝的强烈不满和军事反击的决心。李世民因此封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为副总管,率兵征讨吐谷浑。唐军到达鄯州后,侯君集向李靖进谏,提出利用敌军没有防备的时机,挑选精兵发动突袭,以求一举获胜。李靖采纳了他的建议,并派精兵突袭,结果大败吐谷浑军。吐谷浑可汗伏允在败逃后,收集残兵,想要逃入沙漠以躲避唐军的追击。然而,李靖和侯君集并没有放弃追击,他们分兵两路,李靖从北路追击,侯君集则从南路追击。侯君集率军急行两千余里,到达星宿川、柏海等地,屡败吐谷浑大军,取得了显著的胜利。最后,侯君集与李靖在大非川会师,成功平定了吐谷浑。

贞观十三年(639年),唐太宗决定对高昌采取行动,因为高昌国王麴文泰依附西突厥,并且阻遏西域向大唐朝贡的道路。于是,唐太宗任命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率步骑数万及突厥、契苾之众征讨高昌。麴文泰最初以为有沙漠阻隔,唐朝不会大举进攻。然而,当唐军在熟悉当地地形的契苾何力率领下抵达碛口时,麴文泰因忧惧而死。其子麴智盛继位后,侯君集继续指挥唐军进行攻击。

贞观十四年(640年),侯君集率兵行军西北,跨越两千里沙漠,攻打远在西域的高昌国。他采取了重兵强攻、分兵取之的战术,不久便成功攻下了高昌国。侯君集还继续分兵略地,共攻下3郡、5县、22城,俘获了大量的人口和财物,极大地扩展了唐朝的疆域。侯君集在攻灭高昌后,因擅自占取财宝而被下狱,虽然他后来得到释放,但并未得到相应的封赏,这使他内心产生了不平衡。

贞观十七年(643年),侯君集与洛州都督张亮密谋反叛,但被张亮密奏告发。尽管太宗因缺乏旁证而未予追究,但同年侯君集仍因策划兵变被捕,并被定罪处斩。在行刑前,太宗亲自前往质问,侯君集表现出悔意,并请求保留家族香火。最终,太宗赦免了他的妻子和一名儿子,侯君集则甘心受刑。

1 阅读:48

潇潇沐晨

简介:历史热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