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看了苏州大学,才知道什么叫“早上七八点的太阳”

博学的小扒菜 2024-04-25 23:46:26

尽管苏州大学只是省属211,但英雄不问出处,近些年它的发展速度,羡煞旁人,录取分数已经跻身末流985水平。

虽然苏州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略逊一筹,毕竟它是综合性大学,边缘冷门专业很多,拉低了录取分数,但它的医学专业的录取分数很高,在省内的就业认可度也不错。

中国海洋大学,前身是青岛海洋大学,国内少有的行业院校,设置的很多学科,都围绕着“海洋”这个主题,由于王牌专业并不是热门专业,因此它的吸引力也不高。

那么,放弃苏州大学,选择中国海洋大学的那些人,后悔了吗?

一种观点认为“

我把青春四年留给它的海大,尽管我在这里遇到过各种烦恼,各种不快,但现在能想起来的,大多是美好。

本人曾经在外交流一年,确实感到海大无论在学风、资源(教师和财力)名气,以及培养出的学生比我去交流的某某大学要略差,但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当年填报志愿时在一类本科第一栏写下的10423的代码,因为我的分数只比海大的提档线高了1分。

实力如此,自然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学校只是一个平台,自己会升华成什么样子重要的还是看自己,同样在海大,有很多比我牛的大神,也有很多不如我的学渣。

四年前进来的时候大家都一样,四年后有人被保送到一流大学,有人进了核心机关,有的人却在为了准时毕业挣扎,这都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

在海大四年,最深的体验就是:不抱怨,你是什么样子,你的学校就是什么样子,只有知道这个学校不完美,但是(这是重点)一直在努力并从不放弃的人,我们的学校才会变得越来越好。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毕业多年,依然保持着之前的观点——海大的四年是我一生中最美的时光,没有之一。

想必很多人都有一样的想法。

毕业之后校友们各奔东西,忙忙碌碌了几年之后,很多人看到海大相关的信息和文章,还是忍不住分享和点赞,好像所有人都想穿越回去在那四年,那样轮回着。

在海大我第一次结交到天南地北的朋友,亲身参与了各种文化的融合,不管一开始接触时大家如何如何的不习惯,最后的毕业典礼上大家依然抱头痛哭。

随便写几个生活的片段,这里主要写一下当时的生活状态。

我海大的起点在浮山,也是最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我们很多在浮山校区待过的,对那里都有着非常深刻的感情,深的我都不知道为什么。

刚来学校时,我们都表达过对浮山校园环境的失望,很多南方的朋友恨不得在来学校第一天就提着箱子直接回家。

那尘土飞扬的球场和煤渣跑道,一度让人哭笑不得。

后来我们一边吐糟着一边习惯着,慢慢地,我们这群天南地北的人就很神奇的一起融入到了这片校园,一天天过着新鲜而规律的日子。

早上我们踏着阳光,春天的时候还可以迎着各种叫不上名来的花花草草,兴致勃勃或睡眼稀松的走向X区的教室。

路上夸张的和各个年级各个院的认识的朋友打着招呼,去小卖部买个鸡蛋饼,路上逗个猫,到教室后吃完早餐,就开始了短信聊天或者手机游戏时间,记得当时流行校内网,基本上十几分钟就刷一次,看看有没有人来看过我。

一上午很快就过去,中午熙熙攘攘我们去觅食,或新苑,或观潮,有时候狠狠心去那个忘了名字的新疆食堂要一份牛肉。食堂吃腻了,就跑去青大一路,豆腐脑、寿司、炒饭、包子、鸡蛋饼等等。

吃完之后回宿舍的路上人手一个个当时还是1元钱的光明盒装酸奶。

然后午睡,我现在依然记得好几个午后,迷迷糊糊的我听到手机闹铃叫我起床上课,然后,我们的海景宿舍中还夹杂着一点点海腥味的海风吹过,我瞬间就又进入了梦乡。

导致后来我和其他人说起我大学旷课的原因是海风时他们都以为我在胡扯,但是海大浮山的你们一定懂这种感觉。

有时候下午没课,尤其是周四下午学校还是院里要开例会的,我们就有了整块的时间去打篮球!

打完篮球,超市买点饮料,回宿舍次次牛逼,然后一群人就浩浩荡荡的沿着小路去集体洗澡了。

记得有一阵打完球特别喜欢吃观潮的酸辣面。

然后就到了晚上,大一大二的我每天奔波于各个社团,辩论赛的准备,各种晚会的彩排。

学院刊物的创办基本都在这个时刻。

现在想想当时的这些活动对我们以后的发展可能没有实际的意义,但是当时我们却投入了无与伦比的热情。

夜里就很简单了,四人卧谈会,当我们找不到话题的时候,一聊起女生,大家就停不下来。

转眼周末,浮山校区四通八达,11路车可以说是我们通往台东的专车,而去佳世客/家乐福/麦凯乐也是非常的方便。

台东的夜市,麦凯乐附近的大馄饨,家乐福的飞饼和烤鸡都是我们当年的兴奋点。

我们所在的香港东路敞亮干净,很少有交通堵塞。

记得一次元旦假期的晚上,我自己走在香港东路,下着毛毛细雨,那舒适的温度和奇妙的意境,让人飘飘欲仙。

这样的日子一天一天,让人深深的认识到生活的美好。

后来搬到崂山,课程减少,学生活动退出加上离市区比较遥远,感觉就没有浮山那种感觉,虽然崂山的教学生活设施更新更先进。

那时候的我们主要就是以宿舍为单位活动了,加上考研出国找工作,大家的交流不再向以往那么频繁和热烈,不过一起泡崂山的超大图书馆和一起在新开的游泳馆游泳、一起在宿舍打游戏的日子也是让人神往。

回头想想,那些年我们都是很穷很逗 ,没有家庭、没有事业、没有钱,但却收获着满满的快乐。

海大,感谢你承载了我飞扬跋扈的七彩青春 !

你们觉得呢

0 阅读:264

博学的小扒菜

简介:带你了解高校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