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龙:用工匠精神,创作优质作品

兆宇 2023-04-26 09:47:39

在看到张晓龙(别名张晓涛)的那一刻,一股儒雅的气息就从他身上散发出来。张晓涛有多重身份,既是一位表演经验丰富的演员,又是一位硕士。在这一次的采访中,张晓涛先生从多个角度和我们交流了他对文学,对国风,对影视行业的深刻理解。

 

对“国风”的创造不必过多干涉,鼓励和指导最为关键。近年来,“国风”被更多的年轻一代所重视,并由此产生了“国潮”。张晓涛认为,“国风”的界定,是建立在某种审美水平之上的,是从中国长期的发展以及我国多个民族所形成的一种文体。

张晓涛说:“我之所以反复强调要有审美高度,是因为现在有太多的作品做得不好,还说自己是国风,这样的话,实际上就会过滤掉许多人,将许多想要进入传统文化领域的人阻挡在外面,这是非常恐怖的。”而且,国风并不局限于我们国家的历史,他既可以是我们国家的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可以是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而张晓涛对“国潮”也有自己的定义:“所谓的国潮,就是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用现代文化进行二次创造,再加上创作团队的重新精炼。”

在目前的美术圈子上,有许多以音乐和舞蹈为卖点,打着“国风”和“国潮”的旗号,在采访中,张晓涛表示:“我认为,这种情况并不是什么坏事,我总说,大家别去打压他们,当然你可以去批判。

因为有了批判,就会有关注,就会有比较,就会发现,到底是好是坏。曾经有一次,我和几个同行的朋友们说过,让他们别总是挑剔和批评,我们让他们自己试,等他们试过了,我们再指点他们。要是别人一穿上,我们就说开始批判,那他们以后就没有兴趣和勇气了。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们一些支持,给他们一些帮助。”

电影和电视剧必须以“匠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许,在许多人的眼里,所谓的“礼仪”只是“磕头作揖”而已,但这样的解读,却有极大的偏见。张晓涛说,在片场的礼仪引导工作实际上是非常繁杂的,需要懂得历史,懂得形体,懂得文学,懂得礼仪,需要多门专业的知识来支持这个工作。

张晓涛认为,在古代电视剧中,若没有礼仪、文学等基本常识的支持,就无法真正地塑造出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电视剧。

张晓涛道:“影视作品的真实感是一个团队,包括服装,化妆,道具,礼仪,导演等所有人共同打造出来的。演员也很关键,所以我们才会说,很多电影都不会被认为是古代的,而是一群现代的人在 COSPLAY。我是他们请来的导师,他们认为导师只需要教一天的时间,他们就可以投入到拍摄中来。不能这么想,因为我们还需要长期的培训。我认为,有质量的戏剧,就是要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去创作。”

 

张晓涛,一个曾多次塑造出一个又一个经典人物的演员,一个在言辞间透露出“满腹经纶”的儒生,一个用自己对舞蹈的热情和执着,演绎出优美姿态的舞蹈家,一个以工匠之心坚守中国传统的礼仪家。

0 阅读:9

兆宇

简介:大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