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三贤数月内相继去世,是病死还是遭奸臣毒杀?

秋恒说历史 2023-11-14 11:02:01

淳祐五年正月三日侍御史刘汉弼突然去世,四月杜范去世,他任宰相才八十天,五月起居舍人徐元杰无疾暴亡。杜范年老多病,属于寿终正寝,而刘汉弼一向身体健康,却突然暴死。徐元杰死状凄惨,指甲裂开,口鼻流血不止,身体有很多青瘢,两臂皆起黑泡,面如斗大,其形似鬼, 很像中毒的症状。史称为“三贤暴死案” 刘汉弼、杜范、徐元杰之前曾阻止过权臣史嵩之起复为宰相,因此民间怀疑三贤遭史嵩之毒死。

史嵩之是权相史弥远侄子,史弥远任宰相二十六年,朝廷上至宰执、台谏,下至地方官,都由他推荐任命。史弥远甚至废除了宋宁宗亲定的皇位继承人,嘉 定 十七 年 (1224)宋宁宗去世,按道理应该是赵竑继位。然而赵竑私下曾说继位后要除掉史弥远,史弥远于是另立后来的宋理宗为皇帝,最后赵竑卷入政治斗争死于非命。

理学家纷纷为赵竑鸣冤叫屈,因上书言济王事,洪咨夔降三官,胡梦昱遭削除一切官籍成为平民,流放至象州(广西象县) 限制人身自由。真德秀、魏了翁也都因为赵竑鸣不平遭贬官, “于是一时之君子贬窜斥逐 ,不遗余力 ”

史称军队、士大夫只知道有史氏。史嵩之做宰相六年,“依前右丞相兼枢密使,眷顾特隆”掌握军权、行政权,史家的党羽遍布朝廷,凡当世杰出人才都遭到史嵩之排挤,例如李韶指责史嵩之专权遭去职,因为赵与欢才胜过自己,唆使党羽弹劾使其遭罢官,因为王伯大与史嵩之意见不合遭罢官。

淳祐四年(1244年)九月 , 史嵩之因父亲史弥忠生病请假 , 不久其父去世,按照礼制规定,官员父母去世,无论多大官职,均应回家守孝三年。但这样官位就没了,史嵩之大权在握说一不二,岂肯放下手中权力 。宋理宗却下令让史嵩之继续担任宰相。多年以前史弥远的母亲去世,他就没有回家守孝三年,由宋宁宗下令继续任宰相。史嵩之这是想复制史弥远之路。

古人重视孝道,士大夫很痛恨史嵩之这种不孝行为,更重要的是他们担心另一个史弥远出现,过去士大夫在政治高压环境下不敢说话,现在再不说话就完了,一定要阻止史嵩之。于是太学生黄恺伯、金九万、孙翼凤等一百四十四人,武学生翁日善等六十七人,京学生刘时举、王元野、黄道等九十四人,宗学生赵与寰等三十四人,建昌军学教授卢钺,纷纷上书论史嵩之不应当继续担任宰相。

徐元杰委婉劝谏宋理宗不要起复史嵩之,他说:陛下起复史嵩之的命令太轻率了,,人言不可遏制,人言可畏。现在士大夫之所以议论纷纷,是因为宰相史嵩之应该以身作则,遵守礼制,为父亲守孝三年。现在起复史嵩之不符合人伦天理。

刘汉弼上疏说:“现在宰相职位空缺三个月之久,陛下为何不早做决定?北宋宰相富弼母亲去世,仁宗五次要起复富弼,富弼都没有同意。 蒋芾母亲去世,宋孝宗三次起复他都拒绝了。 希望陛下能让史嵩之为父亲守丧三年,早定宰相 ”徐元杰、刘汉弼对宋理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起了作用,宋理宗任命杜范为宰相。

三贤成功阻止史嵩之起复,却在几个月内暴死,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是史嵩之害死了三贤,太学生们络绎不绝前去徐元杰家吊唁,他们都哭的很伤心。不久后太学生又上书宋理宗,请求查明真相。

《太学生蔡德润陈泳等百七十三人上书》中说:” 侍御史刘汉弼作为台谏官敢说真话,阻止史嵩之起复,没想到两个月后就暴死,众人都很疑惑怎么这么巧呢?宰相杜范开诚布公,革新朝政,不到三个月突然去世,众人更加疑惑是怎么回事?徐文杰五月二十八日曾到太学讲课,太学生亲见他讲课时声音洪亮,身体健康,没想到几天后他突然暴亡。

太学生前往吊唁,看到他的尸体很像中毒症状,询问徐元杰亲属回答说:“之前人还好好的,会见客人时候可以正常行礼。医生认为是中毒,用解毒药可惜为时已晚。过去政治斗争不过是流放至荒蛮之地,现在却公然毒死大臣。希望皇帝能够查明真相”

《京学生彭希孙等上书》中说:“ 为什么三贤都暴死,奸人却都长寿享福。刘汉弼任台谏官两个月,奸邪见到他都很害怕,却突然暴死。杜范深得人心,也突然暴死。徐元杰不怕得罪人,敢说真话,之前身体很好,却突然暴死。为什么上天不保佑三贤,却保佑奸相同党?”太学生暗示三贤得罪史嵩之死于非命。

大臣中也有人站出来,司谏谢方叔、御史刘应起,请求宋理宗查清三贤死因。程公许上奏:“正月,侍御史刘汉弼死。四月,右丞相杜范死。六月,右史徐元杰死。刘汉弼之死已经可疑,杜范之死人们议论纷纷,徐元杰身体健壮,神采严毅,议论英发,却突然暴亡,口鼻四体异常,使人为之泪流不已。当于朝绅中选公正明决无所顾忌者主审,查清原委。”

宋理宗对三贤安的态度耐人寻味,大臣请求查明三贤死因,他一开始是不予理睬。后来士大夫们的舆论压力太大,徐元杰儿子直谅、直方,请求用抚恤金悬赏捉拿凶手,他只同意查清徐元杰之死,却又派史嵩之死党赵与筹审理。很明显想袒护史嵩之。程公许抵制皇帝命令,“与筹乃嵩之死党,乞改送大理寺,命台臣董之。”宋理宗这才改派郑寀主审。

宋理宗下诏抓徐元杰的主治医生、仆人、厨子审问,悬赏十万贯缉拿元凶。审案官员早已看出宋理宗的意图,他不不想找出真凶,否则不会让史嵩之的党羽审案,官场老油条们当然懂得看皇帝意思办事,保住官位才是第一位,至于真相则不那么重要。大理寺正黄涛认为徐元杰死于中暑。徐元杰儿子请求皇帝斩杀颠倒黑白的黄涛。

最后此案不了了之,只把几个无关紧要的小人物流放而已。不过宋理宗也知道要收买人心,刘汉弼官职低微本无资格获得谥号,破例给他谥号“忠”,赐官田五百亩、钱五千贯。赐给徐元杰家官田五百亩、钱五千贯,赐谥忠愍。谥法:“使民民悲伤曰愍;使民折伤曰愍;;危身奉上曰愍”这个谥号一般是给遭奸臣陷害而死的大臣,比如寇准,从这点来说官方也认为徐元杰不是正常死亡,否则不会给他这个谥号。

宋理宗由史弥远拥立而成为皇帝,他的合法性与史弥远息息相关,所以他不能彻底打倒史嵩之。后来他多次想重新任用史嵩之为宰相,都遭到大臣反对,史嵩之闲居在家十三年。接替杜范宰相职位的却是史弥远一党郑清之,可见宋理宗的态度还是倾向于维护史家。

三贤暴死案虽然没能查出真凶,但当时、后世多认为史嵩之是主谋。元朝黄溍评论:“ 刘汉弼与元杰之死,人皆以为嵩之所毒,朝廷独疑元杰无疾暴亡。至公与元杰俱被恤典,同一悯悼之词,殆有深意乎? ”明朝礼部侍郎吕楠也认为:“有徐元杰者攻史嵩之史阴杀元杰”明朝地方志也说:“徐元杰与刘汉弼等力攻史,史阴杀之。 ”公道自在人心!

2 阅读:1518

秋恒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