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鹅的生物学特性第十二节鹅的生活习性学【家禽养殖大讲堂】

鸡鸭鹅养殖 2024-04-26 20:40:40

第二章 鹅的生物学特性 第十二节 鹅的生活习性学

鹅的驯化程度比鸡、鸭低,有些生活习性与鸿雁相似。只有熟悉鹅的生活习性,才能制定出适宜的日常管理制度,才能做到科学养鹅。

一、喜水性

鹅的祖先是鸿雁和灰雁,生活在河流、湖泊、沼泽附近,喜欢在水中洗浴、嬉戏、配种和觅食。虽然经过了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的驯化和选育,但家养鹅仍然保留了其祖先的这种喜水习性。在鹅养殖过程中很容易发现其喜水的习性,无论哪个周龄的鹅见到水后都会主动下到水中活动。鹅的尾脂腺很发达,其中分泌的油脂被鹅用喙部涂抹于羽毛上,会使羽毛具有良好的沥水性。在水中活动不会被浸湿,同时也提高了羽毛的保温效果。

鹅趾蹼的结构也非常有利于在水中划水。鹅没有耳叶,耳孔被羽毛覆盖,当鹅在水中活动时可以防止进水。这些都为鹅在水中活动创造了条件。

在养鹅生产中,尤其是在选择场地时必须考虑到有适当的水面供鹅活动,若无水面则会因为鹅的一些生活习性无法得到满足而影响生产。适当的水中活动有助于减少鹅体表寄生虫(如螨类)病的发生,也有助于促进羽毛的生长。鹅喜爱干净,如果缺水不能洗浴会使羽毛脏污,不仅影响羽绒质量,而且也可能影响种鹅的交配活动。

二、喜干性

尽管鹅是水禽,有喜水的天性,但也有喜干燥的另一面。夜间鹅总是喜欢选择到干燥、柔软的垫草上休息和产蛋。因此,在其休息和产蛋的场所必须保持干燥,否则对鹅的健康、产蛋数量以及蛋壳质量都会产生不良影响。鹅舍内潮湿、垫草潮湿且有泥,则会使鹅的羽毛非常脏乱,容易造成羽毛脱落和折断。

鹅下水活动时,其羽毛上的泥巴被洗掉的同时也会洗去羽毛上的油脂而使其失去沥水性,影响其保温性能。

三、耐寒性

鹅的颈部和体躯都覆盖厚厚的羽毛,羽毛上油脂的含量较高。所以,羽毛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水,而且保温性能非常好,能有效地防止体热散发和减缓冷空气对机体的侵袭。成年鹅耐寒性很强,在冬季仍能下水游泳、露天过夜。鹅在梳理羽毛时,常用喙压迫尾脂腺,挤出分泌物,涂在羽毛上面,使羽毛不被水所浸湿,形成了防水御寒的特性。一般鹅在0℃左右低温下,仍能在水中活动:在-4℃寒冷地区也能正常生长:在10℃左右的气温下,仍可保持较高的产蛋率。

四、合群性

鹅具有良好的合群性,其祖先在野生状态下都是群居生活和成群结队飞行,这种本性在驯化过程中仍然保留下来。经过训练的鹅,在放牧条件下可成群远行数里而不乱。因此,在鹅生产中大群饲养是可行的。母鹅通常性情温顺,在大群饲养条件下有良好的合群性,相互之间能够和平相处。但是,公鹅的性情比较暴躁,相互之间会出现争斗现象,尤其是不同群的公鹅相遇后该现象更突出。因此,在成年种用鹅群管理中尽可能减少调群。当不同群体到运动场或水池活动时,也应防止出现混群。

五、警觉性

相对于其他家禽来说,鹅胆量较大,一旦有陌生人接近鹅群则群内的公鹅会颈部前伸、靠近地面,鸣叫着向人攻击。鹅的警觉性很高,夜间有异常的动静其就会发出尖厉的鸣叫声。因此,有人养鹅做守夜用。但由于警觉性高,所以其也易受惊吓。故养鹅舍及周围环境应保持安静,严禁生人和犬、猫、黄鼠狼、老鼠等动物进入,避免产生应激。

六、广食性

鹅是杂食性禽类,其祖先生活在河、湖之滨,主要以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为食。鹅喜欢采食植物性饲料,但在生产中配制饲料时必须添加适量的动物性原料,有助于改善鹅的健康和生产性能。鹅消化粗纤维的能力比较高,有报道认为,鹅能够消化饲料中30%左右的粗纤维。鹅以觅食大量青绿饲料为主,因而饲养成本低,饲料转化率高,更适合我国人多地少、粮食比较紧张的国情。在冬季缺少青绿饲料的时期,可以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后作为主要的饲料来源。将玉米带籽粒青贮后,可以作为冬季和早春种鹅的饲料:也可以将墨西哥玉米进行青贮,使用效果都比较理想。只要保证每天约250克的精饲料,就能保证种鹅有良好的繁殖性能。

七、就巢性

就巢性(也称抱窝性)是禽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繁衍后代的本能,其表现是雌禽伏卧在有多个种蛋的窝内,用体温使蛋的温度保持在37.8℃左右,直至雏禽出壳。我国的大多数鹅种都保持了抱窝的习性,某些鹅种的抱窝性很强(如浙东白鹅)。鹅在抱窝期间卵巢和输卵管萎缩,产蛋停止,采食量也明显下降。每次抱窝的时间可持续10天,个别可长达1个月左右。抱窝性强的鹅产蛋量必然减少。因此,要在生产中提高鹅的产蛋量,就必须通过各种形式消除或减少鹅的抱窝行为。

八、休产习性

鹅有明显的繁殖季节性表现,在5~10月份绝大部分的种鹅都停产进入休产期,在此期间,种鹅的卵巢和输卵管萎缩。对于种鹅养殖者来说,在休产期间可以停止饲喂精饲料而主要喂以青绿饲料,降低饲养成本,同时可以进行活体采毛以增加收入。

九、羽毛生长与脱换

鹅出壳时全身覆盖的是绒毛,从3日龄开始新羽毛逐渐长出,5周龄前后全身羽毛长齐,6~8周龄翅膀上的大翎生长,10周龄第一次羽毛更换完成,12周龄后再次更换羽毛。在40日龄前,鹅体格发育的重要时期,鹅喜欢采食青绿饲料,如果把精饲料和青绿饲料分开放置,鹅会选择采食青绿饲料,但是,在6~8周龄大翎生长期间鹅会更多地采食含蛋白质多的精饲料以满足大翎生长所需要的蛋白质。

当大翎生长完成后,鹅又会主动选择采食青绿饲料。如果3~5周龄大量使用精饲料会使鹅翅膀肌肉与骨骼的发育不协调,导致“翻翅”问题的发生。因此,在鹅生长的不同时期要提供营养不同的饲料。

仔鹅要选择在10周龄前后出栏,如果推迟出栏则鹅可能处于羽毛更换时期,有血管毛的存在,不仅影响屠体品质而且降低羽绒质量。成年鹅在夏末秋初要更换羽毛,在此之前应该进行活体拔毛以提高毛绒利用效益。

下一节课 第三章 鹅的饲养管理 第十三节 雏鹅的饲养管理

我是专注禽病事业的葛老师,谢谢大家感谢收看

科学养鹅技术 第三章 第十三节 雏鹅的饲养管理 (一)雏鹅的生理特点

0 阅读:0

鸡鸭鹅养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