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

鳝堂集庆 2024-03-31 07:19:02

日本有个搞音乐的叫久石让,他的工作心得很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第一个就是灵感来源于秩序。也就是说每天的工作井然有序,都提前计划好了,在规定的时间干规定的事情,不因各种突发情况而打乱节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某人几十年如一日。每一天好像都是重复的,但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

不管是画画的、搞音乐的,还是写作的都会有一个词叫灵感。但灵感不是说想来就来,它是灵光乍现的。

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灵感,但就是凭着意志力坚持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工作。

靠灵感去创作,成不了天才。只有扎扎实实、老老实实把每天的工作做完,并且是持续而有计划地去做。

其实只要能够坚持下来,有没有所谓的灵感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坚持本身就是一种灵感。

畅销书作家华杉,还有个身份是位老总。他坚持每天写作雷打不动,已经出版了多部讲国学的书籍。

他其实就是学曾国藩的日日之功,每天晚上9:30睡觉,早上5点起床,写作两个小时,然后去上班,这样还不影响工作。这种作息他已经坚持了十多年,有时候遇到出差等其它的突发情况,事后也会补上。

这样固定的时间去完成固定的事情有一个好处,就是肌肉会产记忆,所以习惯就成为了自然。

把工作当成一个持久战,当成一个马拉松,去慢慢一点一点有计划地完成,而不是一蹴而就,一口就想吃个大胖子。

第二个就是保持绝对开放的态度。不能闭门造车,墨守成规。

我们很多人都有眼高手低的毛病,看到别人的东西觉得这是什么玩意儿,等到他要自己做时,可能并不一定比别人做的好。

别人成功,别人火,别人红,肯定有他一定的道理。我们总会拿着吃不到葡萄就觉得葡萄酸的感觉去评价对方。

这其实是很不理智,很不成熟的想法。一定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去学别人成功背后的东西。永远把自己当成一块干瘪的海绵,永远不满足于现状。

今天的自己永远比昨天的自己多知道一点,成长进步那么一丢丢。假如把自己比作一座图书馆,那就得确保每天的藏书量都比昨天多百分之一。

当然不是要像金轮法王说杨康的那样,博而不纯,杂而不精。什么都想学,什么都学不精,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这样当然不行。

术业有专攻,在专业深耕的基础之上,其它方面也要略微地了解一点。这样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兼容并蓄,才能攀登高峰,创造一流。

有句话叫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其实最好就是让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

不断地压榨自己,身体像一头老牛一样,始终处在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状态,头脑里始终有一个爱唠叨的唐僧在给自己不断地碎碎念,让思想风暴始终停不下来。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