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昂贵的友谊——清政府的战略短视是如何丢失了外东北

旧时堂前 2024-05-07 12:23:11

复盘中国近代史,有没有一段历史让你难以释怀的。

我想很多中国人最难以释怀的莫过于1858年、1860年沙俄帝国分别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攫取中国100多万外东北领土了。沙俄之所以能够轻而易举的鲸吞外东北的领土恰恰利用了清政府在战略、外交上的误判,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地缘战略灾难。

沙俄侵占外东北

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英法联军在暴打沙俄帝国之后,随即对清朝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清政府高层想当然的认为敌人的敌人肯定是朋友,作为英法联军共同的敌人,沙俄应该会支持中国对抗英法。而沙俄则在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的运作下,利用清政府对俄罗斯的战略误判,实现对远东的大扩张。

穆拉维约夫

1857年,随着英法联军与清军战争的升级,沙俄驻华外交官普提雅廷欺骗咸丰皇帝,俄罗斯将坚定的支持中国抵抗英法,并愿意提供一切必要支持。但另外一方面,远东俄军立刻采取军事行动,打着帮助清政府抵御英法占领黑龙江流域的名义进入黑龙江以北实施军事占领,咸丰皇帝出于联合沙俄的目的,默许了远东俄军进入黑龙江以北的军事行动。

1858年,穆拉维约夫见清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失利,亲自南下威胁黑龙江将军奕山,对其软硬兼施。一方面欺骗奕山,沙俄是为了帮助清朝抵抗英法对外东北的侵略。穆拉维约夫表示:“只有将黑龙江以北地区让给俄罗斯,把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变成中俄共管区,才能避免更大灾难。”另一方面,穆拉维约夫命令远东俄军做出开战架势,最终逼迫奕山签订了《瑷珲条约》。

中国彻底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大片土地,且条约规定:“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所有其他外国船只不准由此江河行走。”

消息传来,举国一片哗然,咸丰皇帝不可能认可这样一份卖国条约,于是沙俄采取鼓动英法升级对华战争。

在沙俄的鼓动下,1859年英法联军再次发动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口,一路深入京津地区,攻占了北京。清政府再次陷入内外交困之下,俄国驻华公使伊格那提耶夫立刻抓住机会,欺骗清政府以调停英法从北京撤军的名义,要挟清朝割让包括乌苏里江以东在内的外东北地区。

“中俄接壤一万余里,相交一百余年,从未发生冲突,而英法等国十数年间即与中国数起衅端,足证一旦英法攥取乌苏里以东土地,后患定当无穷。故不若由俄领有,可保中国东界平安无事。”

俄国驻华公使伊格那提耶夫

面对糜烂的局势,清政府轻信了伊格那提耶夫鬼话,在《北京条约》中承认了《瑷珲条约》的合法性,彻底割让了外东北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实际上英法并没有长期占领北京的打算,沙俄利用清政府的无知狠狠的赚了一笔,弥补了克里米亚战争失利的损失。

外东北的悲剧显示出清朝缺乏国际地缘政治的眼光,随着铁路的兴起使得陆权国家运输能力大大增强,整合境内动员资源的能力大大增强。以俄罗斯为代表的陆权国家开始借助铁路实现崛起,英俄在欧亚大陆长达万里的地域已经开始了一场大博弈,在亚洲,英国迫切需要扶持一个盟友对抗沙俄南下获取不冻港,中国的体量完全是英国理想的盟友,如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能够真正的分清敌友,英国不会坐视沙俄如此顺利的攫取如此广阔的领土。

沙俄在条约的序言中写道,“基于双方之间永恒之友谊、两国臣民之利益与抵御外侮之原则,经过协商达成一致。”

沙俄从中国获得如此大的利益,还要在条约中告诉中国这是中俄友谊的见证,多么讽刺。

中俄联盟不是简单的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敌人的敌人反而是你最大的敌人。“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做俄国的盟友代价有时候非常昂贵。

伯力市穆拉维约夫雕像

0 阅读:2

旧时堂前

简介:历史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