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称帝后不久,刘备随即将他逼死,曹操:袁术的爱妾冯夫人呢?

远悦说过去 2024-05-16 11:40:34

公元197年,袁术走了一步昏招,他在寿春称帝了。

尽管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军阀你方唱罢我登场,可谁也不敢明面上跟刘汉过不去,大多打着汉室的旗子,为自己谋私利。

袁术僭越称帝的举动,无疑使他成了出头鸟,沦为众矢之的。

在这之中,跳得最欢的是曹操和袁绍。曹操好理解,手握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若放任袁术登基,多年的辛苦,必将付诸东流。

而袁绍作为袁术的堂兄弟,两人的关系本就不好。更何况,袁绍是个后知后觉的人,他也想挟天子令诸侯,没抢到汉献帝时,还曾考虑扶持刘虞。

因此,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是不会错过的。

于是,原本互相看不顺眼的曹操、袁绍坐镇后方,鼓动吕布、刘备、孙策轮番攻打袁术。一时之间,坐拥淮安之地的袁术成了瓮中之鳖,四面楚歌,腹背受敌。

两年后,袁术走投无路了,地盘严重缩水,部下非死即伤,眼看着就要驾鹤西去了,袁绍却伸出了援手。

当然,袁绍从不做赔本的买卖。就像孙策当年向袁术借兵一样,想要得到袁绍的帮助,袁术也得掏出他的命根子:玉玺。

好在,袁术迷途知返了。他深知,没有命了,要这块“破石头”也没什么用。

只可惜,袁术醒悟得太晚了。在淮南与河北之间,还有徐州和许昌,那里正是刘备和曹操的驻扎地。

结果,走到半路的袁术就被二人给干趴下了,临死之前,唯一的愿望,就是喝一杯蜜水,实在是惨不忍睹。

那么,袁术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而称帝呢?他的为人如何?曹操和刘备又为何不愿让他投奔袁绍呢?

袁术的家世

与传统的自大傲娇的废材外加“官二代”的形象不同,袁术其实是个“官五代”。

他出生于汝南袁氏,祖上“四世三公”,在整个大汉朝,除了皇帝老刘家,就没有比他们袁家更风光的存在了。

袁术的老爹袁逢也很风流,早年间跟一个婢女有过不寻常的夜晚,结果生下了袁绍。

庶出、没名分,在那个极其看重嫡庶之分的年代,袁绍从出生就注定了不如袁术,尽管他还是哥哥。

好在,袁逢的哥哥没有孩子,就把袁绍过继给了他,这才摆脱了沦为“牛马”的命运。不过在袁术这个嫡子眼里,袁绍始终是不入流。

从小互相看不顺眼,也为二人长大后的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当然,以袁术这种强大的家庭背景,他是不需要为自己的未来担忧的。所以,少年时期的袁术,飞鹰走马,好不快活。

只是,兵法、谋略,他是一点没涉及,就连为人修养上,也得过且过。

不久后,袁术举孝廉入仕了。在两汉时期,对于世家大族来说,“孝廉”是个十分廉价的名号,然而作为敲门砖,还是很有必要的。

正所谓:普通人梦寐以求的,不过是有些人吃剩下的残汁剩饭罢了。

188年,汉灵帝组建西园新军,设立八校尉。之后名扬天下的袁绍、曹操、淳于琼都是其中一员。

而统领西园校尉的,却是宦官蹇硕。蹇硕是汉灵帝的心腹,对他的信任,还胜过了自己的大舅哥何进。

至于袁绍,他也不差,在当时也是新军的二把手。当然,袁术也跟着沾光了,袁绍留下的虎贲中郎将一职,就落在了他的头上。

自汉章帝以后,影响大汉国运的不是匈奴,也不是胡羌,而是宦官和外戚。外戚挟持皇帝,树立党羽,随意废立,皇帝利用宦官,谋诛外戚,重掌大权。

一百余年来,大汉朝的朝堂,就这两件事,翻来覆去地上演了无数遍。

当然了,有时候宦官也想“跳跳脚”,玩一玩架空皇帝的把戏,可总是事与愿违。毕竟,宦官两个子孙后代都没有,跟着他们胡闹,早晚得倒霉。

于是,汉灵帝前脚刚走,后脚蹇硕跟何进就干起来了。

其实,蹇硕并没有多大的过错,他与董卓一样,认为刘辩不堪重任,何进昏庸无能,不足以承担大汉朝的伟业,起了废立的心思。

可他忘了,他是一名宦官啊,袁绍、曹操、袁术这些时代英杰,凭什么要屈身于他的麾下,为他冲锋陷阵?

结果可想而知,蹇硕一命呜呼了,而袁绍和袁术,也成了何进的“小老弟”,好的跟一个人似的。

然而,何进大权在握不久,袁绍出来挑事了,他主张将十常侍一锅端了,永除后患。而他的叔叔袁隗玩的更大,密诏董卓进京。

当时,袁术是极力反对的。在他看来,大汉朝已经是座危楼了,袁隗、袁绍两人的举动,不是拯救国家,而是在埋葬刘氏。

可惜,他位卑言轻,起不到作用。

事实上,袁术精准的预言了未来的走向。何进被杀,十常侍作乱,原本跟随何进的将领,成了无头苍蝇,不知所措。

这个时候,袁术却突然动了。他手握虎贲军,联手吴匡,袁绍,合力攻打皇宫。

甚至,为了剥离宦官和刘辩,避免沦为朝廷“叛逆”,袁术还一把火,火烧了大汉皇宫。毕竟,窦武、陈蕃“勤王”失败的案列,也才过去没多久。

然而,袁绍又来“作妖”了。

他下了一道非常不厚道的命令:无论老少,没胡子的就全部诛杀。

很显然,袁绍要是没杀疯,那他就是要浑水摸鱼了。汉灵帝就俩儿子,还都没到长胡须的年龄,一刀下去,大汉朝就得改姓了。

这一次,兄弟俩闹得很不愉快。

更令袁术、袁绍失望的是,他们在前线冲锋陷阵,结果“桃子”却被董卓给摘了。甚至,董卓还干起了废立皇帝、淫辱公主、盗掘帝陵的勾当。

倒行逆施,天下震怒,聪明的袁绍眼看跟着董卓是不行了,率先跑了。

而袁术就更牛了,他不像袁绍、曹操那样只身离开,他是带着虎贲军跑得,从洛阳到南阳,愣是在董卓亲信张咨治下的鲁阳县,竖起了反董大旗。

汉末“列强”

提到反董,就不得不提当时的“最美逆行者”孙坚了。袁术、袁绍、曹操都是从洛阳往外逃,而孙坚则带着长沙的兵马,北上进京勤王了。

只是,孙坚的运气实在太差。刚到武陵郡,就被武陵太守曹寅忽悠的不知所以,拿起刀就把“董卓铁杆”、老上司荆州刺史王叡干掉了。

当时,事后知道真相的他后悔不已。于是,又把曹寅的人头砍了。

数日之内,连杀两位同僚,其中一位还是封疆大吏。孙坚的反董之旅,还未成行,就告一段落了。

甚至,他还丢了长沙太守的位置。在新任荆州刺史刘表的眼里,孙坚就是一个赤裸裸的反贼,恨不得马上就将他干掉。

不过,就在孙坚最困难的时候,有人像他伸出援手了,他就是袁术。孙坚也不傻,他知道袁术的腿粗,必须要纳个“投名状”。

因此,南阳太守张咨,就成了他的刀下亡魂。

191年,各路诸侯“吃饱喝足”后,终于想起来洛阳城里的汉献帝了。他们组建了关东联军,推举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

这让袁术很不开心,他是袁家嫡子,又是各路诸侯腿最粗的,竟然屈尊于袁绍之下,不爽之情,溢于言表。

其实,这还真不怪袁术黑脸。

十八路诸侯,个个都有小心思。袁绍光动嘴不动手,麾下大将,一个没带。曹操口号喊得最响,可不到“收割”的时候,完全是一毛不拔。

而其他各路诸侯,要么混吃混喝,要么钩心斗角,总之只要谈及正经事,那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因此,真正做事的只有袁术和孙坚。

孙坚在前线斩华雄,败董卓,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几场战斗下来,就成了最炙手可热的武将了。

当然了,作为孙坚的“老大”,袁术的人气值也是蹭蹭往上涨。

尤其是两人进驻洛阳后,袁术还祭拜了汉室先帝,平整了被董卓盗掘的不堪入目的帝陵,社会声望远超袁绍、曹操。

俗话说:“一人赚钱个个眼红,一家致富全村拦路。”袁术的好日子刚刚到来,袁绍就给他玩了一招釜底抽薪。

当时,豫州刺史孔伷病故了,董卓又带着汉献帝跑到了长安,长臂管辖是没希望了。因此,功劳最大、距离最近的袁术就将豫州当作了自己的囊中之物。

可袁绍非要横插一竿子,竟然派遣周禺,趁着孙坚在洛阳打捞玉玺的时候,占领了豫州。

如此一来,袁术很生气。

他也顾不上帝都和汉献帝了,硬生生的把孙坚从洛阳拉了回来,去抢地盘。当然,结果是好的,坚很勇猛,周禺不是对手。

事实上,袁术的能力还是不错的,眼光也很好。

豫州包含颍川和汝南两郡,土地面积虽不大,可耐不住人口多啊。而且,颍川多士族,在整个东汉末年,人才呈现“井喷”的形式。

遗憾的是,孔伷没抓住这些人才,袁术也没有。

不过,人一旦有了傲视群雄的资本,就越看身边的人,越不得劲,总想找点事情,来炫耀一下自己的能力。

袁术就是这样的人,他的第一个目标,是刘表。

刘表能成为荆州刺史,那要“感谢“孙坚。因此,袁术派孙坚去攻打刘表。作为江东猛虎,孙坚很能打,即使在袁绍和刘表的联手下,他也打出了骄傲的战绩。

渡汉水、围襄阳、败刘表,眼看着袁术又要将荆州吞入“腹中”了,孙坚却被黄祖射死了。

孙坚一死,袁术的“短板”就暴露出来了。其实,自他进入南阳后,就各种花天酒地,不修法度,四处劫掠百姓,搞得也是天怒人怨,比董卓好不到哪里去。

奈何,他有孙坚啊。

悲惨落幕

192年,袁术失去了孙坚,他也就成了曹操、袁绍、刘表的“案板之肉”了。眼看着南阳待不下去了,袁术又将目标对准了扬州。

原本,他就是汉末“列强”,打不过三个“高分选手”,虐一下菜,还是轻而易举的。于是,扬州刺史陈温“喜提”下线,袁术成了扬州牧。

没过多久,袁术又等来了他的第二位“大将”,18岁的孙策。别看这小子年纪轻轻,比他老爹孙坚还能打。

因此,在袁术的“甜枣”攻势下,孙策为他陆续打下了九江、庐江,就连远在徐州的陶谦,也避让三舍,生恐得罪了袁术。

等到孙策将新任扬州刺史刘繇干趴下的时候,袁术的地盘可以称得上汉末第一了。他横跨扬、豫、徐三州,手握十一郡土地,坐拥八百万人口。周边的吕布、黑山军都是他的盟友,战略位置绝佳。

反观曹操,四战之地,强敌环伺。而袁绍更惨,北边的公孙瓒天天骚扰他,让他不得安宁。

于是,袁术称帝了。

袁术这个人,流寇思想比较严重,打地盘、四处作战,他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人,但就是缺乏长远规划。

占据南阳时,他盘剥百姓,招致民怨。吞并淮南后,他又反其道而行之,将士族大家往死里整,得罪了一大批人。

可见,袁术做事随性而为,得过且过。

正是因为这种不成熟的思想,催生了他称帝的念头。结果,袁术刚一称帝,孙策就在江东“独立”了。

而袁绍、曹操也抓住这难得的机会,痛打落水狗。就连儿女亲家吕布,也走到了他的对立面。

甚至,淮南还天降灾难,遭遇了数十年不遇的旱灾,几个月都没有下雨。饥民遍地,死者不计其数。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几个月的时间,袁术就彻底“凉透了”。他的部下雷薄、陈兰甚至还跑到了天柱山,当起了土匪。

更有意思的是,袁术在遭到吕布、孙策、曹操的轮番攻击后,竟然萌生了投奔陈兰,也落草为寇的念头。

好在,曹操没给他这个“机会”。而袁绍,也适时地伸出援手,以救命之由,索要玉玺。

当然了,曹操不让袁术落草为寇,刘备也不会让袁家再出现第二个“仲家帝”。二人一番联手,袁术就倒在了北上的途中,临死前仰天长叹不止,唯一的愿望,竟只想喝杯蜜水。

袁术死后,他的儿子袁耀担心曹操报复他的家人,于是前往庐江投奔刘勋,可却羊入虎口,被孙策一网打尽。

而曹操盼望许久的袁术爱妾冯夫人,也早已香消玉殒,魂飞魄散了。

2 阅读:658
评论列表
  • 2024-05-18 12:22

    一手的好牌被自己破落成倾家荡产

  • 2024-05-16 16:24

    袁公路:糖水,我只要糖水,不要爱妾了。曹贼,给我糖水![得瑟]

远悦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