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为什么不愿意让李世民当太子,换你也不会!

史小强 2024-04-04 19:26:03

自古以来,皇位之争都是一场残酷的争斗,成王败寇,为失败买单的通常是性命。

提到皇位之争,就不得不说玄武门之变了,有很多人都不理解,李渊为何不直接立战功赫赫的李世民为太子,如果一开始就立他为太子,或许,就没有玄武门之变,没有那么多的鲜血,没有那么多的牺牲。李渊身为一代枭雄,自然也有自己的打算,如今想来,李渊所想的,的确是有几分道理。

李渊一共有22个儿子,但在他登基之前,却只有三个儿子陪伴在他身边。李渊三儿子玄霸的早逝,是他一生的心病,可以说,他一生之中,能够依靠的只有大儿子李建成和二儿子李世民。这也是李渊登基之时,两个儿子明争暗斗的原因。虽然四子元吉也在候选之列,但他的机会却比前两个兄长要小得多,不仅是他跟着李渊打仗的时候年纪还小,而且,他背后的力量,也远不如两个哥哥,久而久之,他也跟着李建成混了。

公元617年,隋朝已经是强弩之末,李家掌握着军权,李世民当机立断,立即向李渊说明了出兵的好处。李渊在部下和李世民的怂恿下,终于下定了决心,要起兵造反,一统天下。在战场上李世民表现得非常出色,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从小习武的原因,李世民对战争的理解非常深刻。可以说是初战告捷,率领大军攻入西河,立下赫赫战功,即便是李渊,也要对自己的儿子另眼相看。后来,李渊又命李世民带兵,征伐几个比较难打的地方。李世民每次都能成功的完成自己的任务。李世民的天赋,并不只是他的统帅,谋略也是他最擅长的。后来他们进攻贾胡堡,就是听从了李世民的建议,这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当初进攻贾胡堡之时,李渊的军队围攻了几日,始终不得寸进,此时李渊想退走了,当时李世民却是坚定的拒绝了他的提议。李渊听了李世民的话,之后不但拿下贾胡堡,而且还把隋军大将宋老生给宰了。这一战,可谓是大获全胜。李渊的军队一路高歌猛进,隋王朝的末代皇帝李渊登基。

李渊称帝后,改国号为唐,他登基之后国内却并不安稳,李世民就又开始带兵出征。后来好几年,李世民都在不断地征战四方,直到平定了突厥人,国内才开始稳定起来,李渊亲自册封他为中书。李世民南征北战这么多年,一直都是李建成在辅佐李渊打理朝堂,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李渊有意将李建成培养为下一任皇帝,但是没有哪个皇子能够抵挡得住登上帝位的诱惑,李世民也是如此,他常年征战沙场,也在不断的扩张自己的实力。李世民想要登上皇位,就必须要有军权,要有军权。李渊虽然希望李建成登上皇位,但是朝堂之上,大部分的将领都是支持李世民的,而李世民手下的将领确实不少,这场战争,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自西周以来即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因此对于唐朝开国皇帝的李渊而言,他的想法也多少受到前朝王权分配的制约,如果李建成没有犯什么大罪,他是不会轻易把王位传给别的儿子的,还有就是李渊觉得李世民的脾气过于暴躁了,不会是一名仁君,李渊认为这个国家已经经历这么多次战争了,需要一个仁君,于是他就更倾向李建成,后来李渊和李建成开始打击李世民的势力时,李世民就已经有了谋反之心了,这才导致了玄武门之变,直到626年,李世民带领手下的大将在玄武门将李建成和李吉元消灭,李渊没有别的选择,只好传位给李世民。

虽然说李世民上位的方式过于残酷了,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唐朝确实是在李世民手里走向了更高的巅峰。

0 阅读:0

史小强

简介: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精彩,喜欢关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