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骄争霸,高欢屡次失误,宇文泰扭转乾坤,西魏的崛起再无人能挡

北雁寄南书 2024-01-29 20:29:52

自北魏末年分裂以来,高欢一直怀揣着一个宏大的目标,那就是凭借东魏的强大实力消灭西魏的宇文泰。这场东西两魏之间的战争,如同乌云压顶,笼罩在两国之上,使得双方百姓生活在战乱之中。

然而,宇文泰并非易于对付的对手。他凭借并不占优势的兵力,多次成功抵抗了高欢的进攻。两魏之间的战争如同暴雨狂风般激烈,有时东魏占据上风,有时西魏又重新夺回失地。双方你来我往,互有胜负,使得这场战争变得更加复杂和持久。

小关之战

西魏大统元年,即公元535年,高欢率领雄壮的大军,建造了三座浮桥,欲在蒲坂抢渡黄河,这场战争的序幕缓缓拉开。

在这紧要关头,宇文泰却如同冷静的冬夜,洞察着局势。他识破了高欢的虚张声势,洞悉了高欢搭建浮桥的真正目的——吸引注意力,为窦泰从西面快速进军、偷袭潼关赢得时间。一旦窦泰得手,敌军便能两面夹击,使西魏军陷入万劫不复的危局。在明白了高欢的这一目的后,他找到了赢取这场战役的唯一机会,便是集中所有力量,击退窦泰的进攻,迫使高欢不战而退。

然而,其他将领却持有异议。他们认为高欢近在咫尺,不得不防。对于他们而言,掉头先打窦泰过于冒险。一旦误判了敌军的意图,便可能全军覆没。但宇文泰,这位铁血的领袖,决心坚如磐石。他无视了众人的质疑,毅然派遣精锐骑兵迅速抵达流关之左的小关。

窦泰的军队遭到了突如其来的袭击,结果自乱阵脚,窦泰兵败被杀。此时,黄河尚未彻底封冻,高欢的兵马无法过河。无奈之下,他们只好毁掉尚未修建完成的浮桥,黯然撤军。

东魏军队紧随其后,展开追击。西魏大将薛弧延肩负殿后重任,仅在短短一场战斗中,便连续折断了十五把钢刀,由此可见战斗之激烈程度。首次交锋,高欢未能取胜,败下阵来。

高欢再败

在两年后的时光里,高欢再度集结了雄壮的二十万大军,向西魏发起挑战。然而,命运却对宇文泰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关中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旱灾,这片曾经丰饶的土地变得贫瘠而荒凉。宇文泰只得率领着不到一万的疲惫之师,在恒农谷仓之地休整了五十多天。那里的将士们饥寒交迫,身体消瘦得只剩下皮包骨。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之中,宇文泰展现出了他的坚韧与智慧。他让将士们在谷仓之地休养生息,逐渐恢复了体力。经过一段急行军,他们终于赶到了沙苑,与东魏大军形成了对峙之势。此时的沙苑,战云密布,气氛紧张,一场大战即将上演。

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势下,部将李弼提出了一个巧妙的建议。为了避免在不利的辽阅平原进行义战,他提议在十里外的洛谓两水交汇的沼泽地设下埋伏。那里耶里长满了芦苇,便于隐藏,可以发动突袭。宇文觉得这个计策切实可行,于是命令将士们偃旗息鼓,埋伏在茂密的芦苇丛中。到时候,只要听到战鼓声响起,他们便要一齐冲出,给敌人来个出其不意。

高欢的部下也绝非平庸之辈,斛律羌举曾建议故意拖住西魏主力,再暗中派精兵突袭长安,一举端掉敌军老巢。若是陷入困境的字文泰,必定手到擒来。高欢也听闻渭曲一带的芦苇丛生,于是心生一计,向部下询问道:“放把大火把敌军统统烧死,这个计谋如何?”大将侯景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那还不如生擒字文泰,以向天下昭示大王您的神武。要是他被烧成了一具焦尸,谁还会相信我们真的取得了大捷呢。”

正当高欢犹豫不决之时,彭乐大声说道:“我们人多势众,还怕打不了胜仗吗?”东魏军队最终以最普通的战斗方式展开了进攻。然而,他们眼见敌军所剩无几,个个贪功冒进,应有的战斗队形也变得散乱不堪。由于大意轻敌,他们被引诱到了茫茫无际的芦苇滩中,遭到了早已埋伏好的西魏军队的奋勇冲杀。结果,东魏的8万多人被歼灭,而高欢仅带领少数亲信随从逃离了战场。

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高欢虽然多谋却不善断,在重要的时机常常犯下错误,难怪屡次在宇文泰手下吃瘪。

再战金墉

命运是件很奇怪的事儿,如同狂风骤雨,瞬息万变。

西魏大统四年,洛阳金墉城在东魏大将侯景、高敖曹的重兵包围下岌岌可危。消息传至宇文泰耳中,他立即率军驰援。然而,在这场生死较量中,勇猛的宇文泰因流矢所伤,从马背摔落。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部将李穆如神兵天降,他挥鞭呵斥宇文泰,伪装成小兵的模样。东魏士兵误以为这是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便纷纷离去。李穆趁机扶宇文泰上马,结果宇文泰就此逃出生天。重返长安后,宇文泰为报救命之恩,大赏李穆,甚至赐予他免死金牌。并下令搜罗长安城内所有青色马匹,赠予李穆。

高敖曹,东魏名将,骁勇善战,傲视群雄。他曾在战场上高调展示自己的旌旗伞盖,然而这番炫耀却引来了西魏的集中攻打,全军覆没,只身逃至河阳城。然而,城头之上,河阳太守高永乐冷眼相待,无论高敖曹如何恳求,始终紧闭城门。最后,无奈之下,高敖曹选择与追兵放手一搏,豪言壮志:“送你一个开国爵位!”最终高敖曹血洒河阳城外,高欢失去了一员猛将!

高欢得知高敖曹的死讯后,虽然愤怒无比,但却只是对高永乐施以200军棍的惩罚,如此的赏罚不明,高欢又怎么能够让部下归心,又怎么斗得过宇文泰呢?

高欢驭下无方

大统九年(543年),两魏第四次大战——邙山之战一触即发。此次战争的导火索是高仲密,高敖曹的兄长,刚刚就任北豫州刺史,却带着整个辖区投降了西魏。高仲密为什么要叛呢,这就是高欢赏罚不明的恶果。宇文泰闻此消息亲自率军接应,而高欢则领兵十万,气势汹汹地前来讨伐。

东魏大将彭乐率领数千骑兵,不顾一切地冲入西魏军营。有人急报高欢,称彭乐已临阵叛变。高欢闻讯,气得直跺脚,怒斥彭乐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然而,不久后,彭乐的使者前来报捷,声称他们已俘获西魏临洮王元束等五个王公及高级将领四十八人。高欢闻此喜讯,立刻下令乘胜追击,并指派彭乐负责追杀宇文泰。

宇文泰眼见即将被擒,慌不择路地狂奔,同时向彭乐求饶:“彭将军,您的大名我早有耳闻。请您三思,今日若杀我,明日您还有存在的意义吗?为何不回头去取我遗留的金银珠宝?”就在这一瞬间,彭乐产生了留敌自重的念头,同时也惧怕鸟尽弓藏的结剧,所以就放了宇文泰逃走,然后满载金银回去复命了。

高欢知道后暴跳如雷,亲自上前抓住彭乐的脑袋朝地上猛磕。并抽出佩刀,高高扬起,恨不得当场砍下这个在关键时刻不争气的将领的脑袋,但权街再三,还是强忍怒火没有下手。转而命人拿来三千匹绢重重地压在彭乐背上、这既是对其作战勇敢的赏赐,也是对其将字文泰放虎归山的惩罚。

在黎明的微光中,宇文泰带领数万疲惫之师,直指高欢所在之地。东魏军队在这突如其来的攻击中大乱,步兵纷纷投降,高欢也不得不慌忙逃窜。他的坐骑因中箭倒地,他只能匆忙跨上赫连阳顺所赠的战马,在混乱中落荒而逃,身后仅余七名忠诚的随从。

宇文泰召集了三千名敢死之士,由贺拔胜统领,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追杀高欢。每当贺拔胜想起自己的弟弟贺拔岳被高欢指使侯莫陈悦杀害,他的心中便充满了愤怒。这一次,他有机会亲手为弟弟报仇,于是一路狂追不止,手中的长矛几次差点刺入高欢的身体,但总是在关键时刻失之毫厘。他大声嘶吼:“贺六浑,今日我必要取你性命!”

然而,命运仿佛与他作对,他的坐骑被高欢的随从一箭射中。看着仇敌远去的背影,贺拔胜仰天长叹:“今日我竟然未带弓箭,天意不让我报仇雪恨啊!”

战后,高欢返回邺城,立即下令处死贺拔胜留在东魏的儿子们。贺拔胜闻讯后,愤怒填膺,最终气绝身亡。

高欢之死

在两魏之间,曾发生过五次大战,分别是小关、沙苑、河桥、邙山、玉璧之战。在这五次战役中,实力更强的东魏通常是发起攻击的一方,而西魏则常常处于守势,甚至在敌人的猛攻下,一度被迫深入腹地。宇文泰多次险象环生,侥幸逃脱。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高欢在拥有巨大优势的情况下,却屡次错失良机,甚至犯下了致命的错误。最终,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的天平逐渐向东魏倾斜。两国之间的实力差距逐渐缩小,形成了势均力敌的格局。

大统十二年,五十余岁的高欢再次统领十万大军,将西魏位于汾河下游的战略要地——玉璧城围得水泄不通。彼时守城的是西魏的英雄将领,威震并州的韦孝宽,他的队伍只有数千人,但他们的意志坚定,不畏强敌。

东魏的士兵们不分昼夜地猛攻城池,他们用尽了各种战术,如断绝水源、筑土山攻城、挖地道、放火等,激战了五十余日。尽管如此,他们始终未能攻破这座固若金汤的城池。在这场攻守之战中,因瘟疫肆虐,东魏军队死伤高达七万余人,损失惨重。高欢在又气又急之下病倒,不得不下令撤军。

回师途中,军中传出高欢被韦孝宽的巨弩射杀的谣言,令士兵们人心惶惶。为了稳定军心,高欢不顾病重,亲自召集诸将宴饮。他与将士们一同唱起了《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歌声中,他回想起故乡的草原和曾经的骑射游牧生活,不由得泪流满面。

次年正月初一,一代枭雄高欢黯然离世。他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预示着新的篇章即将展开。

后记

自此,西魏在战场上扭转乾坤,开始掌握主动权。在南梁陷入侯景之乱的混乱和衰落中,宇文泰抓住时机,夺得了汉东、益州、襄阳等地,控制了长江上游和汉水流域。公元554年,宇文泰派遣于谨、宇文护等人率领五万大军攻陷江陵,处死了梁元帝,并将十万百姓俘虏至关中地区。这一系列的胜利让西魏的疆域扩展到了今天的四川、湖北一带。这使得西魏成为当时三国中最具实力的政权,统一中国的希望也在一步步地实现。

1 阅读: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