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之战上:魏吴两大权臣的最强较量(司马师究竟有多强?)

高旭评历史 2023-02-23 20:16:06

司马懿临死前,将权力交给自己的长子,司马师。

司马师,字子元,河内温县人

少时与夏侯玄、何晏齐名,多有交往(雅有风彩,沈毅多大略。少流美誉,与夏侯玄、何晏齐名。晏常称曰:“惟几也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子元是也。”)

司马师早年迎娶夏侯尚女夏侯徽,与之育有五女。夏侯徽很有见识和气度,常常从旁策划协助司马师。

但随着曹叡对司马懿的猜忌越来越深,司马师对出身夏侯家族的妻子也相当顾忌。234年,夏侯徽暴毙,这件事到底是不是司马家做的手脚呢?有兴趣的可以移步这篇:高平陵之变(2):夏侯徽真的是被司马师谋害的嘛?(魏国最顶级家族与司马氏的关系)

司马师之后陷入了太和浮华案,被打压,直至曹叡执政末期方才复出(魏景初中,拜散骑常侍,累迁中护军)太和浮华案到底牵扯了哪些曹魏权贵?(解决士族权力垄断的武器是什么?)

曹爽和司马懿争权时,为了拿下雍凉战区的军权,曹爽与司马懿进行一项交易,把夏侯玄的中护军让给司马师,换取司马懿的默许(玄既迁,司马景王代为护军),高平陵之变(7):曹爽力主伐蜀背后的动机是什么?(曹爽和司马懿之间做了什么暗箱操作?)

之前介绍过,中护军是可以提拔选举下级武官的。这也就意味着,司马师可以利用这个权力培养自己的人!高平陵之变(5):司马懿为何一开始被曹爽牢牢压制?(曹魏中军里,最核心的三个位置是什么?)

相比前两任,蒋济看钱,夏侯玄重关系(玄代济,故不能止绝人事),司马师就公正多了,他杜绝金钱、关系,一切拿功劳讲话,整顿法令,所有人都不敢再搞不正之风了(景王之代玄,整顿法令,人莫犯者;累迁中护军,为选用之法,举不越功,吏无私焉)

在禁军中,不少下级官兵由他提拔,这也是司马懿能攻入皇宫的重要原因,宫内有人提供了关键助力!

这是明面上的,私下里司马师养了三千死士。这些死士们平时散在民间,到了事变之日聚集起来,发挥了关键作用,而司马家很多人居然都不知道死士们是哪里来的(初,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

这是司马懿政变成功的最大因素,没有这支力量,司马懿根本连皇宫都进不去。

但是相比司马师的组织力,最让人敬惧的还是他的淡定。

事变前夜,司马懿将计划告诉司马师与司马昭,司马昭担心的整晚都睡不着,司马师却像平常一样安睡(宣帝之将诛曹爽,深谋秘策,独与帝潜画,文帝弗之知也。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

强大的心理素质也让司马师在淮南二叛中,成功扭转了战局。

因为司马懿对老臣的安抚,始终没有走篡位的正式流程,司马师此时接班比当初曹丕的处境要艰难的多。曹丕能接班,是因为曹操是魏王,所以父死子继。司马师要想接过司马懿的位置,还需要皇帝的任命,曹芳这一年已经21岁了,完全可以亲政。如果他不愿意,就意味着司马师在接班时面临着巨大的合法性问题。

强硬的司马师最终还是让皇帝低头,公元252年1月,司马师晋升大将军、都督中外军事(中央军最高统帅)、录尚书事(监管尚书台政务),加侍中,持节,集魏国军政大权于一身。

至此,司马氏之心,彻底挑明了。

如果说之前的司马懿还遮遮掩掩的不错,这下忠于大魏的臣子们全都看清了,但是还没等他们发难,吴国权臣诸葛恪已经主动来单挑司马师。

诸葛恪上位后,迅速稳定国内局面,树立起威望,详见这篇:孙权选诸葛恪首席托孤大臣的缘由(其它四位辅政大臣背景如何?)

他渐渐露出权臣的本色,开始对孙权的宗室动手。

孙权曾下诏,册立太子以外的其他几个儿子为王。

被废为庶人的孙和:封和为南阳王,遣之长沙。

孙权的五子孙奋:立为齐王,居武昌,孙权的六子孙休被封为琅邪王,驻守虎林。

孙权希望孙亮执政后,有三个哥哥在外为依托,拱卫皇权。

但是他寄以厚望的诸葛恪在稳住国内政局后,迅速发布诏书:“藩王不懂军事,但他们的藩国却占据各个军事重镇,对社稷有弊无利,剥夺藩王的兵权。”诸葛恪不想让诸王处在长江沿岸的战略要地,就将孙奋转迁到豫章郡。(权薨,太傅诸葛恪不欲诸王处江滨兵马之地,徙奋於豫章)

孙奋接到诏书后拒不从命十分气愤,拒不服从命令(奋怒,不从命,又数越法度)

诸葛恪于是给孙奋写了一封恐吓信,大意如下:“当初,孙霸如果接纳忠言,居安思危,就不会有被处死的惨剧发生。你该以孙霸为戒。若你心怀不轨,我宁愿做出对不起你的事,也不会辜负了国家。”(向使鲁王早纳忠直之言,怀惊惧之虑,享祚无穷,岂有灭亡之祸哉?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孙奋收到笺书后十分恐惧,遂移居南昌,孙休也老老实实地去了丹杨。

诸葛恪诛杀中书令孙宏,详见这篇:孙权选诸葛恪首席托孤大臣的缘由(其它四位辅政大臣背景如何?),整治藩王,一跃成为吴国地位最高的权臣。

但从他违背孙权意志,也暴露出其潜在的野心。

大权在握的诸葛恪有个弱项,他没有陆逊那样辉煌的战绩,要想震慑吴军众将,你得拿出战绩,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一定律再次发挥作用,诸葛恪要对外开战了。

诸葛恪在东兴征集人力,重建以前未完成的大堤,左右依山各筑城一座(会众於东兴,更作大堤,左右结山侠筑两城,

东兴堤是孙权在公元230年出征合肥前筑的,为什么修建这个大堤呢?

可以扩大巢湖面积、抬高淝水水位,这样一来,魏国在巢湖周边的县,尤其是据守濡须水北口的居巢县就会被淹没。

诸葛恪重拾这个计划,于当年冬十月水浅之时开始动工。

诸葛恪的确有小聪明,这个举动表明他敢于向魏国亮剑,但他又没有大动干戈,筑好堤之后仅派留略、全端各带千人分守东、西两城,自己率兵返回建业(各留千人,使全端、留略守之,引军而还)

这让刚上位不久的司马师比较被动,国内反司马势力正蠢蠢欲动,前一年王昶刚在荆州获得大胜,现在吴军就在淮南军区给了你一个下马威!

你要是不打回去,本来就暗流汹涌的政局就摁不住了,司马师必须出兵,给自己增加执政威望,​魏吴两大权臣的较量马上就要开始。。。。。。

0 阅读:20

高旭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