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怎么走到主动请外族劫掠长安的这一步(上)

吴聊的历史 2024-02-23 17:41:21

唐玄宗李隆基因为“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这两件众所周知的事件为人所熟知,但唐玄宗还干过一件非常冷血的事——一日杀三子。

事情的起因是武惠妃诬陷包括太子在内的三位皇子密谋造反,当然也有史书记载太子李瑛藏匿两千甲兵的记录,但是这个事情真正的核心人物其实是唐玄宗。

唐玄宗本身就是靠着兵变帮助父亲睿宗登基才获得太子之位,又靠着兵变诛杀太平公主党羽获得睿宗禅让才继承帝位。这样一个人肯定是防着自己的子嗣的,尤其是这个时候的太子李瑛已经三十岁,大龄太子永远是皇帝防范的对象,尤其是在唐朝初期那个皇位继承全靠兵变的年代。

李亨作为唐玄宗的第三子,在太子李瑛被杀后就顺位被立为太子,真可谓是天上掉馅饼,但是这口饼却足足画了十八年。

唐玄宗既然能杀李瑛,那对李亨肯定也是有防备的,所以李亨在作为太子的这十八年里面可谓是如履薄冰,一方面得防范老爹的猜忌,另一方面还得应付李林甫和杨国忠两任权相的打压,说是史上最窝囊的太子也不为过了,毕竟能被逼到与原配离婚的太子还真是不多见。

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安史之乱的到来,唐玄宗带着太子贵妃等人匆忙出逃长安,蛰伏了十八年的李亨给他老爹唐玄宗整了一出大戏——马嵬坡之变。

马嵬坡之变算是历史上很出名的事件之一,但是大家的关注点是在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情情爱爱之上。实际上这次事件后唐玄宗威望急剧下降,权向杨国忠身死,一直压在李亨身上的两座大山都被挪开了,但是安史之乱让整个大唐风雨飘摇,这坐新的大山重新压在了李亨的肩上。

安禄山的主力部队是范阳军,作为防范突厥的军队,战斗力在各个藩镇中也是首屈一指的,而且安禄山和史思明在军队指挥上也是行家。面对这样的军队,李亨需要一支能够势均力敌的部队和统帅。

马嵬坡之变后,李隆基继续入蜀避难,李亨前往灵武继位,正式成为唐肃宗。灵武其实就在如今的宁夏境内,和当时的吐蕃(范围接近如今的青海和西藏)相邻基本算是跑到大唐的边境了,李亨之所以跑到这个地方,就是因为这里还有另外一支可以和范阳军势均力敌的藩镇军,专门为防范强盛的吐蕃设立的朔方军,而这支军队的统帅就是大唐中兴名将郭子仪。

这一年的唐肃宗李亨四十五岁,隐忍了大半辈子终于登上帝位,但是此时的他可能不知道后面的路更加难走。

0 阅读:14

吴聊的历史

简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从不同的角度再看看历史上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