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老兵300元起家,带40000人开店16000家,让贫困小县走向腾飞

沐语纪文史 2024-05-05 07:16:40

文 | 瓜田李的猹

编辑 | 沐语纪史

武夷山西麓有个小县城,四面环山,丛林遮天蔽日,隔绝了外界喧嚣,也挡住了经济发展。

交通不便、资源匮乏,人们只能靠山吃山,过着贫穷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一名老兵复员回乡,带来了先进的面包制作手艺,村子这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老兵叫张协旺,正如他的名字也一样,协助大家兴旺。

在他的带领下,人口不到10万的县城掀起了创业热潮。十几年的时间里,4万多人在全国各地开店16000余家,都过上了富裕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县城还出了20多位亿万富豪、160多位千万富豪,以及4000多位百万富豪。

1.信息来源:央视网,链接已附文末

这个县城就是江西资溪县,被称为面包之乡。巅峰时期,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岛,有面包的地方就有江西老表。

那么,一个身上只有300元的退伍老兵,是如何一步步带领乡亲们致富的?

江西最穷小县城

别看资溪如今是面包之乡,但四十年前,这里的人连面包是什么都不知道。

那时候,资溪是江西省抚州市最小的县城之一,是典型的贫困山区。

当地人大多靠开采山石为生,压根没有种过小麦,也不生产面粉,自然和面包扯不上关系。

而张协旺在走出家乡之前,也根本没见过面包的样子。他之所以学会做面包的手艺,其实源于自身的军旅生涯。

张协旺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家在马头山镇杨坊村,在他的印象中,童年总是伴随着饥饿。

为了过上好日子,张协旺选择了当兵。1984年,他成为了福建龙海县消防大队的一名战士。

因为踏实肯干,张协旺被安排到后勤工作,也正是在后勤部,张协旺发现了一个商机。

那时候,大队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批发一些面包作为伙食,而在进货的过程中,张协旺发现面包成本低,见效快,是一个好行当。

他心思活络,觉得自己以后退伍了也不妨试试做面包。幸运的是,在他复员之前,部队正好鼓励大家参加“军地两用人才”培训班。

面对繁多的技能种类,张协旺毫不犹豫选择了做面包。别看他是个大老粗,但心思很细腻,早就想好了回家之后开面包店。

但不曾想,人家面包师的手艺压根不外传,张协旺接连去了好几次都吃了闭门羹。无奈之下,他只能求助自己的大队长。

在大队长的恳求下,面包房的师傅终于答应让张协旺跟着学习半个月。

就这样,张协旺一边帮忙打杂,一边潜心学艺,没多久就掌握了面包烘焙技术,还获得了部队颁发的烤面包合格证。

借丈母娘的钱开店

1987年,张协旺顺利复员,回到了家乡杨坊村,父亲问他以后准备干点啥。

张协旺拿出300元复员费,信心满满的表示自己要开店做面包。

父亲不懂,便让他放手去干。而在他筹划时,战友洪涛找上了门,直言要跟着张协旺学做面包。

可看着战友希冀的目光,平时热心的张协旺犹豫了。

因为在出师回家前,师傅反复交代过,不能将赚钱的手艺轻易外传,眼下战友要学,让张协旺左右为难。

图片来源:时代周报记者

不过面对老战友的请求,张协旺也不好拒绝,最后他还是决定,和洪涛联合开一个面包店,两人各出资6500元,地址就定在鹰潭。

洪涛家里比较富裕,拿出6500元还勉强能接受,但张协旺的6500元可真是来之不易。

他找七大姑八大姨借遍了钱,可钱还是差了不少,不过他遇到了一个好丈母娘,虽然媳妇儿还没过门,但丈母娘还是慷慨的拿出了2000元。

最后他又请村里担保,从农村信用社贷了几千元,总算凑够了开店的钱。

没多久,鹭江面包店就开张了,可现实很残酷,两人每天起早贪黑,3个月后一算账,压根没赚钱,白忙活了。

可两人都不想放弃,于是决定分开发展。洪涛离开了,张协旺也辗转多地。

经过反复的钻研和学习,他做的面包终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与此同时,洪涛的发展也蒸蒸日上。两人虽不在一个地方,但平常也会有交流,随着时间的流逝,张协旺生意越做越大。

而张协旺赚大钱的事儿,在村里不胫而走,很多村民纷纷升起了拜师的念头。就连村干部都找到张协旺,表明自己也想开面包店。

带领乡亲们致富

看到大家的热情,张协旺也没有敝帚自珍,而是慷慨将技术传承出去。

无论是亲戚还是朋友,张协旺都表明会帮助他们,避免他们走了弯路,将一辈子的积蓄打了水漂。

面对一些贫穷的村民,张协旺更是将他们带到店里,不仅包吃包住,还毫无保留的传授烤面包的技术。

那时候,无论是本村人,还是资溪其他地方的百姓,都或多或少得到了张协旺的帮助。

最早的那批面包人,得到的帮助更是巨大的,技术方面有问题,他们找张协旺,资金方面有问题,张协旺也会慷慨垫资。

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县里不少人开始做面包,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个面包店长。

看着县城里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面包店,张协旺很高兴。有人问他怕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张协旺也坦然一笑。

他表示,个人富不算富,自己既然成功了,就有责任带着乡亲们富起来。

在此后18年的时间里,不断有人找张协旺学习,他手把手带出了300多个徒弟。

这些徒弟很多都青出于蓝胜于蓝,他们也秉持张协旺的心愿,继续传承做面包的接力棒,带动了更多面包行业的创业者。

而随着资溪面包产业越做越大,名气也越来越大,2007年,“资溪面包”品牌正式问世,还多次在全国烘焙大赛中获奖。

可以说,在张协旺的影响下,大约有4万多资溪人组成了“面包军团”,在全国各地打拼。

像我们熟知的很多面包品牌,比如说鲍师傅、詹记以及麦香村都是资溪面包的延伸,其他品牌也遍地开花。

据统计巅峰时期,带有资溪印记的中西面包烘焙店,总共有16000多家,甚至有一些还火到了俄罗斯、越南等国外市场。资溪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面包之乡”。

结语

正如张协旺所说:

“贫瘠的土地上,靠山吃山是行不通的,唯一的出路,就是用胆识和勤劳拼出一条创业致富路!”

而他作为一个先行者,成功后并不吝啬,而是带领勤劳的资溪人,用小小的面包开创了一条宽阔的致富路。

如果喜欢本期节目,烦请点击“关注”,既方便浏览往期作品,也不错过下期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与参考:

1.央视网:《大国强县看资溪:面包香喷喷,民心甜蜜蜜》

https://news.cctv.com/2023/12/25/ARTIxglwyZbrNkm5hQPqh0dG231225.shtml

2.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追梦故事|面包里的幸福人生》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658734125937066499/?channel=&source=search_tab

3.新黄河新闻客户端:《这个10万人的小县城是“中国面包之乡”:诞生了鲍师傅、泸溪河等知名品牌》

https://new.qq.com/rain/a/20221011A08GRI00

4.新华社:《中国Vlog|武夷山深处的面包“总动员”》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77115492425351715/?channel=&source=search_tab

0 阅读:0

沐语纪文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