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宽厚,百姓爱戴,连乾隆都感到佩服--宋仁宗

深爱历史 2022-12-06 22:13:42

引言:

“为人君,止于仁”,这是对宋仁宗赵祯最高的评价,没有丰功伟绩,没有雄才大略,也没有戏剧性的个人经历,赵祯的一生平淡无奇,平淡到没有一个文人愿意将他的人生演绎为传奇。

不过,在他平庸的一生里,涌现了很多名垂千古的大人物,像苏轼父子、王安石、韩琦等等,史上没有那个君王敢与之匹敌,宋仁宗看重人才,在位期间善待臣民,虚心纳谏,是中国古代最繁荣美好的时期。

过继皇后,威望递增

宋仁宗,宋真宗的第六个儿子,多年以前就是他选中的太子。赵祯原名赵受益,母亲李宸妃是众多妃子里最不受宠爱的一个,因为母亲不得宠,赵受益在皇子中地位卑微,甚至还被其他人欺负。后宫中,宋真宗最喜欢的人是皇后,只可惜皇后肚子不争气,没有给皇室生下个一儿半女。

不过,在众皇子中,皇后刘氏最喜欢赵祯,甚至还偷偷帮扶李宸妃获得皇帝的恩爱。有皇后这个靠山,母子俩的日子有所好转,可皇帝的恩宠李宸妃至始至终都没能得到。为了不拖累儿子,李宸妃找到刘皇后,希望她能收下赵祯当儿子。

此后,母子俩虽同在后宫,但见面机会很少。而赵祯过继给刘皇后,身份也发生转变,按照皇室的规矩,妃子生下的孩子顶多就是庶出,几乎没有与嫡子争皇位的可能。但今时不同往日,赵祯到了刘皇后宫里,就成了她的儿子,也就是嫡皇子。在刘氏的帮扶下,赵祯的威望逐日递增,无论是前朝臣子,还是后宫的嫔妃,看到他都不敢像之前那般无礼,而他能得到这样的待遇,都是沾了刘皇后的光。

掌控实权,得到尊重

刘皇后虽算不上阴险狡诈,但她这个人很有心计,独揽大权十多年,仁宗只是名义上的皇帝而已。真宗时期,刘皇后鞍前马后,就像他的智囊团,帮着处理政务,分析当前局势。天禧二年,真宗立9岁的赵祯为太子,为其举办了隆重的册封礼。真宗去世后,十三岁的赵祯登基,尊刘氏为太后。

宋仁宗年幼时,朝中政务交由太后刘氏帮忙打理,可几年过去,他开始对太后产生不满,碍于压力,他不敢声张,只能把怨气出在读书上。宋仁宗最出名的就是书法,他的飞白书在所有宋朝皇帝里位居第一。明道二年,刘太后去世,二十岁的仁宗结束了自己傀儡的十几年,独揽朝政大权。他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处理刘氏身边的心腹吕夷简和晏殊等人。

前几年对外作战连连失利,宋朝的国力严重亏虚,赵祯虽有权力,但还不是实施的机会,他上位后最好的执政方式就是走中庸之道,不干涉百姓的农业发展,尽可能避免战争,甚至用求和的方式与北方契丹达成了共识,维持了长时间的和平。

宋仁宗上位后,很少调整治国政策,在他看来,百姓最需要的就是修生养息,如果一味的阶级压榨,很有可能会引发暴乱。再加上当时的宋朝人才济济,各个领域都不缺人才。修生养息推行后,百姓的元气日益恢复,到了这时,宋仁宗才开始改革。宋仁宗在位期间,做过最大的改革就是重用范仲淹,推行他所提倡的“十策”。

政策刚落实时,范仲淹就是按照原本模式实施,从未受到什么阻力。后期局势不稳定,好在他的悬想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国家战乱的风险,而赵祯也在他们的帮助下,将时政处理的得心应手。

宋仁宗是出了名的仁君,他的仁慈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一次,赵祯去御花园散步,不知道走了多久,他突然口干舌燥,身体有些疲惫。看向身后的宫女太监,他们却没有察觉到异样,等到逛完要回去时,赵祯不停的扭头,想说什么又欲言又止,旁边的人也不敢胡乱猜测。

一直到回了宫殿,他才着急的叫来宫女,让其赶紧倒杯水过来。宫女心里满是疑惑,皇帝在外逛到口渴,大可直接让下人拿水,怎么非要回到寝殿才喝?北宋向来注重君臣之礼,宋仁宗又心思细腻,仁慈善良,之所以没有在家御花园要水,是不想让宫女失职,避免严惩。

宋仁宗不想让宫女受罪,更不想看到有人责难宫人,这才忍到回宫才喝了水。在仁宗心里,事情如果出现错误,应该去找错误的源头,而不是惩罚别人。正因如此,宋仁宗得到了大家的尊重。

知人善任,实行新政

宋仁宗在位时间功绩平平,但他知人善任,让宋朝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政治上,他大力整顿宋中期沉重的土地兼并等现象,并听从范仲淹等人的建议实施“庆历新政”。范仲淹和富弼联合提出十项政策,欧阳修等人纷纷上书提供意见。

赵祯综合考虑后,下发诏令要求官员务必参加政绩考核,其职位高低与政绩有直接联系。另外,除了长子,其他子孙要年满十五,弟侄年满二十,才能得到恩荫,并且恩荫之前要通过考试,才可以补官。赵祯还规定,地官职的田地数量,不得超出规定范围。

之后,又更改科举法,发布减轻徭役等诏令。新政的实施触及到贵族阶级的利益,因此实施进度缓慢,甚至被迫停止。为了打压新政,还将范仲淹、韩琦等人赶出朝廷,所有改革废除,新政以失败告终。

军事上,赵祯当职期间最主要的军事冲突就是西夏。夏景宗李元昊接手后,更改其父对外国策,定国号为夏,史称西夏。宋夏长达三十年的和平被打破,自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这过去的三年里,宋夏两国在多个地区发动大战,宋军屡屡受挫。定川之战,西夏派兵,本想直捣关中地区,却找到宋朝知州景泰的强烈反击,结果西夏无一生还,试图占领关中地区的心愿破灭。

宋夏之间的战争西夏战胜几率较大,不过,双方出战,必有伤亡,西夏为了自己的宏图伟业,损失惨重,伤亡人数达到一半,长时间的作战也让国力亏虚。在双方皆受到损伤的情况下,宋夏决定妥协,在协议中约定夏称臣,荣每年向夏提上贡,开放边境贸易往来。此后,宋夏关系得以缓和,近半个世纪和平共处。

经济上,为了宋朝长久的和平,经济发展是首要任务,天圣元年,赵祯实施纸币发行,正式发行交子。士风上,赵祯执政期间大力推崇文化发展,使得庆历士风得以扭转和发扬。另外,赵祯也十分重视文化发展。由于三馆秘阁藏书繁杂,赵祯下令翰林学士进行整理编次,这才有了北宋最重要的官修目录《崇文总目》。

宋仁宗执政风格温和,在他的领导下,宋朝涌现出至今都很出名的文人志士,宋朝本就是重文轻武,再加上他宽容仁厚的性格,文人得到了发展的机会。因此,出现了挥毫泼墨的知名大家苏轼、欧阳修等人。宋仁宗的宽容体现在多个方面,不仅对人也会对事。

苏轼曾对宋仁宗破口大骂,他表示宋仁宗自身有很大的问题,淫乱奢靡、贪恋美色。同样的话如果放在别的皇帝身上,必然不会轻易放过苏轼,毕竟在当时那个社会,对皇帝不敬就是死罪。

然而 ,宋仁宗没有处死他,反而觉得苏轼所说是在提醒他,不但不能打压他,还得给他赏赐,让他找出自己的问题,好给他完善的机会。宋仁宗在位时的宋朝,相比明清,简直就是人间天堂,也正是因为处于这样的环境,苏轼才写下流芳百世的诗词。

宋仁宗执政时,中国诞生了第一批纸币形式,进而推动了经济流通,所以,宋仁宗时期的宋朝经济出现大幅度提升。宋仁宗为人宽厚,不仅受到百姓们的爱戴,也让辽国的帝王深感佩服,听闻他驾崩,更是号啕大哭,百般不舍。

结语:

论功绩,宋仁宗比不上秦皇汉武,论谋略,比不上宋太祖、宋太宗,但是,宋仁宗知人善任,宽厚仁慈,不仅能约束自己,还受到了历代历史学家的肯定与尊敬,在他的领导下,宋国及宋国百姓身处和平盛世,享受着富足惬意。

在位几十年,大宋王朝的社会风气开始转变,将大宋推向了发展巅峰。宋仁宗所处的宋朝是史上最富有的朝代,亦是华夏文明的巅峰时刻。陈寅恪说过,华夏文明历经千年,登峰造极于宋朝,而宋朝的巅峰就是宋仁宗时期。

大宋百姓爱戴君王,这是宋仁宗最大的成绩。不过,他能有今日这番成绩,也离不开刘皇后的扶持。宋仁宗是一代明君,就连乾隆皇帝都不吝啬他的赞美:“我最佩服的三个帝王,一是爷爷康熙,二是唐太宗,三是宋仁宗”,可见,宋仁宗是一个多么值得称道的君主。

0 阅读:7

深爱历史

简介:深爱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