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是怎样被孙坚所得及玉玺的真假

士峰说史 2023-12-19 20:33:02

公元191年春天,孙坚领军攻打洛阳,引发了一系列的动乱。当时董卓一手遮天,把洛阳弄得一团糟。孙坚看到这一幕,不由得心中一痛。为表示对皇族的尊敬,他命令对皇族宗庙进行大扫除,并举行“太牢祭”。在古代,“太牢”是一种以猪、牛、羊为代表的“三牲”,是一种对皇帝的最高礼节。

孙坚此举,被认为是一种对昔日汉王朝的忠贞,以及对汉帝国的怀念。而这样的情绪,这样的行为,也为他日后的意外发现,埋下了伏笔。

孙坚在洛阳一口叫甄官井的地方,注意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就是有五种颜色的气体从井口冒出来。这一奇特的场面,使他和他的部队都感到十分有趣,十分惊异。本地人不敢到这种井里取水。孙坚非常好奇,他命令手下下去一探究竟,并找到了一枚名为“汉朝传国玉玺”的稀世珍宝。

此印玺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四个大字,上半部饰有五条相互交织的龙纹,缺了一角。根据《吴书》,此印原为汉代之镇国之宝,后因黄门张让之乱,被人误掷于此。

这是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传说,而五色之气的现象,则与《搜神记》中的“五色”很相似。甚至有史学家认为,这可能只是后世为渲染孙坚而编造出来的一个传说。但也有一些人认为,这口井可能发生了某种化学反应,导致了一道奇异的光芒,或许是机缘巧合,找到了玉玺。

不管事实是什么,孙坚的发现对其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不过,这也让人产生了疑问:自己手中的这方印玺,到底是不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呢?

孙坚发现的传国玉玺,直径约四寸,其上绘有五条互相缠绕的龙纹,缺了一角。这样细致的描写,更是引起了人们对玉玺真伪的好奇。据信,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用和氏玉雕出了真印玺。李斯用篆文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四个大字,镌刻在印玺之上。但关于这枚印玺的真实性以及其在历史上的传布,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说法与推测。

一种传说是秦始皇途经洞庭湖的时候,把传国玉玺扔进了湖里,以此来祭祀河神。后来,华阴平舒道的一个使臣找到了传国玉玺,但是,这个传国玉玺到底是不是真品,一直以来都有争论。一些学者认为,由于当时的工艺水平,很难仿制出与之一模一样的传国玉玺。秦始皇认定其真伪,或许更多的是出于政治需求,而并非其真实性。

这一复杂的历史背景,更增加了孙坚获印之谜的不确定因素。不过,孙坚所获之印玺,无论是刻文还是大小,均符合史料所载之特点。这种相似性可以作为其真伪的佐证,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其为复制品的可能。

传国玉玺的历史很复杂。原为秦代国器,后经几经辗转,失传。刘邦建国以后,就把它当作了国家的象征。但是,传国玉玺也不是一直都是安全无事的。在汉代,曾经被作为一种政治工具使用,遭到过破坏。

王莽时代是西汉后期最值得注意的一段历史。王莽向汉成帝之母王政君索取传国玉玺,一怒之下,将传国玉玺掷于地,致使传国玉玺上的螭角被摔碎,后又以金玉补之。这一事件为传国玉玺增添了独一无二的“金镶螭角”。

汉代的传国玉玺几经易主。从西汉王政君到东汉张让,印玺都是许多历史事件中的重要物件。尤其是到了东汉后期,“传国玉玺”的去向,更是引起了各方势力的争抢。孙坚将传国玉玺私藏后,更成了袁术等人争权夺利的利器。《山阳公载记》中有袁术为了夺取传国玉玺,连孙坚的妻子都囚禁起来。

在此期间,传国玉玺的传播,既是当时政局动荡的反映,又折射出当时皇权与正统地位的角逐。孙坚虽有传国玉玺,但其如何处置传国玉玺,及其对传国传国玉玺的作用却是十分复杂的。

传国玉玺的传说并不止于汉代。此后,又历经五胡乱华,两晋,南北朝,一直延续至今。其间,传国玉玺几经易主,而每次易主都是政局变动、社会动乱的结果。

唐代后期,玉玺的去向更是扑朔迷离。有说是随着唐末帝李从珂自杀而毁灭的,也有说是金兵攻陷汴梁后遗失的。但无论如何,这一方大印终究还是隐没在了时间的长河之中,留给世人的只有无尽的神话与猜想。

综合以上分析,孙坚所获之印玺,应为汉代“传国玉玺”。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发现经过和特点与古籍中的记载基本一致。但是,这枚印玺究竟是不是秦始皇之物,尚需进一步考证。印玺的传说,既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一种象征,又是一个充满谜团与争论的主题,折射出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的复杂关系。

0 阅读:28
评论列表
  • 2023-12-20 00:07

    [静静吃瓜]淘宝9.9包邮

  • 2023-12-20 00:21

    卞和献出的是璞玉,琢磨出来的成品才叫:和氏璧。壁是圆形内有孔的扁平玉器,如果能制成玉玺,那么这块壁要有足够厚的尺寸,那是不可能的。我觉得传国玉玺是加工和氏璧璞玉中的一部分,成套的[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士峰说史

简介:欢迎大家给我关注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