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战国——主张兼爱的墨子

XIAOHTV 2024-04-02 16:04:36

墨子名翟,战国初期鲁国人,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出生于社会下层,以墨为姓。据说,墨姓本来是孤竹君的后人,姓墨台,后来才改姓单字墨。

墨子具有丰富的科技知识,与当时有名的工匠公输般齐名。一次,他花了三年时间用木料做成了一个“飞鸢”,在天上飞行了一天才落下来。另外,他还能用很细小的木块、木条,做成“车辖”,能够载重30石。传世《墨子》一书中的《经》、《经说》,还探讨了诸如光学、力学、数学等方面的问题。

墨子早年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由于他与孔子的学术见解不一致,便离开了儒学,创立了墨家学派。当时,墨家学派与儒家学派齐名,成为显学。

在先秦诸子中,墨子的学说思想是比较接近劳动人民的。当时的贵族说他的学说是“贱人之所为”,荀子也批评他的学说是“役夫之道”。

墨子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病,提出了“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等主张。墨子对其弟子说:“凡是到某一国的人,必须根据自己的个人才学,结合所在国的特点,应有所作为。如果国家处于纷乱、国君昏庸无道,那么就要让这个国家的执政者尊重、重用有才能的人,尽量让大家保持一致意见,要互相取长补短,达到共识;如果这个国家很贫穷,那么,就告诉这个国家的执政者要节俭、节约,不要搞厚葬;如果这个国家的执政者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那么就告诉他不要过分沉湎于声色犬马,而应担负起治理国家的使命;如果这个国家处于荒远的地方,人们没有礼节,那么就告诉他们要知道尊重上天,要祭祀鬼神;如果这个国家经常发动侵略战争,那么就告诉他们的国君,要知道爱护每一个人,要知道不发动战争是正确的,是行道义。”

墨子学说的中心是“兼爱”就是提倡无差别的爱。墨子认为当时社会一切祸害,如“大国之攻小国”,“大家之乱小家”,“强之劫弱”,“寡为众暴,诈之谋愚,贵之傲贱”,“为人君者不惠也,臣者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令之贱人,执其兵刃毒药水火以交相亏贱”,都是由“别”引起的缘故。因此,他要“兼以易别”。他说:“如果把父母、兄弟以及君王 看成自己本身,那又怎会不孝敬呢?如果把自己的儿子、女儿以及臣子看作是自己本身,又怎能对他们不仁慈呢?把别人的家看成自己的家,谁还去偷呢?把别人看成是自己本身,谁还会去抢劫别人呢?把别人的家园看成自己的家园,谁还会去兴风作乱呢?把别的国家看成自己的国家,谁还去进攻别国呢?所以说,如果大家相互友爱,那么天下就太平了,如果相互攻诘,那么天下就会纷乱。”

墨子的这些进步主张没能被诸侯采纳。

墨子认为,战争是最大的不相爱,所以他提出“非攻”,反对当时连绵不断的攻伐兼并战争。

墨子创立的墨家学派是一个有着严格纪律的团体,首领称为“钜子”。凡是加入这一团体的人,都要服从他的指挥,其言行不得违背墨家的基本主张,否则就不承认他是墨者。服兵役的墨家弟子,在作战中表现突出,可以为国赴汤蹈火,死不回头。

有一次,楚国要进攻宋国,并请公输般制造了一批攻城的战具。墨子听说这个消息后,就派弟子禽滑厘(滑读如谷)等300人,带着他制造的器械到宋国去守城。他自己也从鲁国前往楚国去劝阻楚王,走了10天10夜,脚上打满了茧泡。到了楚国,他说服了楚王,还在楚王面前与公输般演习了攻守的各种战法,使公输般技穷认输。墨家这种“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精神,是被诸子各家所普遍承认的。

墨子的学说思想,直至汉初仍有一定的影响,以后,墨家学派就衰落了。墨家学派对后世的侠义精神有一定影响。

墨子

0 阅读:5

XIAOHTV

简介:和小海一起看书,涨一点茶余饭后的谈资!